東北網4月7日電 題:赫哲百姓致富帶路人——記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漁業村書記孫玉華 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漁業村書記孫玉華是個大忙人。日前記者見到她時,她正在和幾戶村民研究開發旅游產品。孫玉華說,隨著近幾年街津口旅游業的不斷發展,赫哲族傳統工藝品越來越走俏,村黨支部因勢利導,發揮赫哲族文化優勢,組織赫哲族漁民開發旅游產品,目前赫哲族魚皮衣服、魚皮畫等旅游產品已經遠銷到日本、韓國等國家,我們趁著現在農閑時間,組織農民制作一些魚皮鞋、魚皮腰帶和魚骨工藝品,增加收入。村民都說,我們這幾年腰包一年比一年鼓了,這要感謝黨的富民好政策,更要慶幸我們有個好領路人。
自孫玉華任黨支部書記以來,針對漁業村第二次轉產的艱難困境,她帶領村黨支部成員,逐家逐戶地進行走訪,調查村民發展經濟的意願、項目,最後確定了漁業村今後的發展方向,即:以旅游業為主的餐飲服務業,以木耳養殖為主的山產品加工業,以網箱養魚為主的水產品養殖業,同時加大傳統漁業、種植業的科技含量,實施農產品的深加工。缺乏資金,她多方籌措,申請資金,發展木耳養殖;缺少技術,她聘請農業技術人員到村指導;缺少原料,她連賒帶借,為農民搞到了首批木耳段。項目發展起來了,收到了令人驚奇的效果,產品供不應求,農民得到了實惠,調動起了農民的積極性,更多的農民進行了木耳養殖。目前全村發展木耳段11萬段,產值35萬元。
赫哲族在發展旅游業上有著獨特的優勢,在孫玉華的多方運作下,7戶赫哲族村民率先創辦了餐飲服務業,戶收入達4萬元。目前,全村從事旅游業服務業的農戶已達19戶。網箱養魚是一項科技含量很高的產業,孫玉華為發展網箱養魚的農戶提供了便利的發展空間,她聯系水產部門提供技術和魚苗,為農戶劃定了發展水域,為農戶擔保資金,目前全村發展網箱養魚50箱。
為了弘揚赫哲民族文化,孫玉華帶領5戶村民創辦了赫哲族服裝廠,在赫哲族首屆旅游節期間,服裝廠就生產了170套服裝,每戶農民創收2000元。孫玉華還身先士卒,主動幫扶村裡最困難的3戶貧困戶,為他們解決種地的種子、資金和農藥,她還積極幫助貧困戶謀劃經濟發展思路,為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經濟發展項目,在孫玉華的幫助下,3戶貧困戶進行了養魚、木耳養殖等副業養殖,實現了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