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6日電 兩天來,生活報生活輿情調查的報道引起了市民的廣泛關注,截至25日17時,通過短信、電話和郵件向本報獻策的市民已經超過了400人,記者通過記錄的整理發現,有超過半數的建議都呼吁『老年人盡量回避公交早高峰』。而在這半數以上的市民中也不乏一些老年人。
聲音一:
老人高峰期乘車不安全
一位公交駕駛員給本報打來電話說,公交早高峰車內特別擁擠,有的老年人上車,駕駛員和乘客都注意不到,無法給他們讓座。同時,車內常擠得沒落腳的地方,一些乘客看到旁邊有老年人也不願意讓座。從老年人自身角度講,早高峰擠公交車也不舒服。
市民陳鳴打電話說:『公交早高峰的時候,路上車流密集常有急剎車的情況。我在車上經常看到一些沒座的老年人站不穩,常被磕著碰著。看著這些老人在車上搖搖晃晃,真有些不忍心,但是車上的人實在太多了,想幫他們也沒辦法。早晨公交車之所以形成客流高峰,是因為學校的到校時間固定,單位上班時間固定。上學、上班時間都是不能因個人意願而改變的,相比之下,老人的時間要寬松些,不是非坐車不可的,最好不在高峰時段乘車出行。』
聲音二:
老人回避早高峰利己利人
支大娘今年已經79歲了,她給本報打來電話談了自己的觀點。支大娘說:『我覺得老人們應該回避早高峰乘車。年輕人每天早上都要擠公交去上班,那麼作為我們這些退休在家的老人們,為什麼非要在早高峰的時候去跟年輕人爭搶公交資源呢?平時,我們老年人坐車年輕人還會給我們讓座,那麼在這種公交資源緊張的時候,我們老人為什麼就不能讓一讓呢?我覺得老人們從關愛年輕人的角度也應該回避高峰期乘車,晚點出門就能給孩子們和那些上班族創造一個相對寬松的乘車環境。』
75歲的劉大爺每天都外出晨練,進入冬季以後公交車變得特別擁擠,劉大爺就把每天晨練的時間推遲到9時。劉大爺通過電話對記者說:『我認為老人回避公交早高峰不但能幫助上班族,而且對老人乘車安全來講也有好處。高峰的時候,上班族都著急上班,有時也顧不得身邊是老人還是孩子,拼命往車上擠。老人們為啥非得這段時間去擠公交呢?我覺得老人們時間比較寬松,晚點出門對大家都好。』
聲音三:
希望老人自願配合回避早高峰
在老人回避公交早高峰的市民建議中,有市民表示可在公交早高峰時段(早6時至8時30分),限定持有老年優待卡不享受優惠。但是對於這個建議有人贊成有人質疑。
68歲的劉德廣認為,為了緩解公交早高峰擁擠現狀,可以通過高峰時段持有老年優待卡不享受優惠的措施減少老年人在該時段乘坐公交車,可以達到分流客流的目的。
孫大娘則認為,乘公交優惠政策是退休老年人應該享受的,也是政府的責任所在。公交早高峰乘車擁擠的狀況,不應該由老年人這一個群體來擔責。
市民王亮也認為,呼吁老年人自願配合回避公交早高峰是可以的,但是要是通過一些強制措施來限制老人的出行就有些過於冷漠了。他覺得緩解目前公交擁擠的現狀,光靠限制老人高峰時期出行是不夠的,還要同時采取其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