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6日訊 進入臘月,農村殺年豬、市民吃殺豬菜的多了。近日,記者走訪發現,殺豬菜的“主角”之一酸菜行業卻不景氣,地產酸菜企業更是滿腹“苦水”。由於去年河北等多地遭受水災,省外菜商雲集哈市采購秋菜,白菜收購價漲到了每公斤0.8元到1元,直接導致本地酸菜企業的生產成本大幅提高,收不起白菜或收不到白菜,醃漬量少了近三分之二。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近年鮮菜品種和數量越來越多,加上人們健康飲食額觀念不斷提高,酸菜的銷量也在逐年減少。
經銷商:酸菜進價高買的人少了
2日,記者走訪家樂福、沃爾瑪、大潤發、松雷商廈和平路店地下一層超市和部分農貿市場發現,酸菜似乎“不受待見”,走訪的四家超市中,只有一家超市酸菜品種較多。據粗略統計,哈市目前在售的酸菜約有13個品牌,其中9個是本地品牌,兩個是鐵力市和雙城市的品牌,還有兩個是遼寧品牌。
去年秋菜外銷量大,價高,導致今年的酸菜價有所上漲。北大荒“親民”有機酸菜300克,售價是5元,500克的整棵裝酸菜售價9.8元;天順源酸菜500克售價達到了6.2元。一些購買酸菜的消費者表示,今年的酸菜價有點高,每袋比去年漲了5毛錢到一元錢。
“酸菜賣得不好”幾乎成為酸菜經銷商們的一致說法。哈市香坊區橫道農貿市場賣菜商販韓女士說,去年一入冬,像750克包裝的酸菜,平均每天能賣四五十袋,現在每天最多能賣30袋,有的時候一天一袋都賣不出去。“酸菜價格漲了,購買的消費者也減少了。”韓女士家銷售本地一低端品牌酸菜,2013年年初,750克的酸菜每袋進價只有2元錢,現在每袋進價漲了5毛錢。加上近年蔬菜市場上鮮菜品種和數量越來越多,人們健康飲食觀念不斷提高,酸菜的銷量在逐年減少。她預計,今年銷量比去年將少一半左右。
生產廠家:產量比去年少了三分之二
去年,受洪水影響,河北、內蒙古等地秋菜產量減少,省外菜商紛紛來哈市采購,抬高了哈市秋菜收購價格。白菜漲價,一些酸菜生產企業因“成本合不上”,減少了白菜購入量,生產的酸菜量也減少了近三分之二,甚至有的酸菜生產廠家乾脆就不生產了。
“2013年我們只生產了100萬斤酸菜,相比以前減少了三分之二。”哈市“家樂”牌酸菜負責人孔先生說,前年白菜每公斤只有3毛錢,去年漲到了每公斤8毛錢。外省菜商過來收菜,哈市市面上的白菜也不多。今年本地酸菜量少,估計都賣不到“五一”。
哈市綠福源食品有限公司李經理介紹,去年10月份,白菜價高,人工費也高,導致酸菜生產成本增加,今年酸菜價也水漲船高,銷量一般。“酸菜市場競爭比較激烈。”他告訴記者,除了外埠品牌進入哈市帶來競爭外,還有個別不正規的酸菜廠在選用白菜、醃制方法、時間等方面都沒有達到要求,比他們這些嚴格按照規定生產的企業成本低,售價相對便宜,在價格上佔據優勢,吸引一部分市民購買。
酸菜小作坊可以申請獲證
記者從哈市質監部門了解到,目前哈市有35家獲得許可證的酸菜生產企業,一年生產的酸菜有1億多斤。但去年受秋菜價高等因素影響,秋季開工醃制酸菜的生產企業只有三分之一左右,其他均停產或改做其他項目。質監部門會定期對這些企業進行檢查,要求企業按相關規定生產合格的酸菜制品。
據悉,2013年12月1日開始,哈市質監部門已將全市酸菜等蔬菜制品小作坊,納入小作坊核准發證范圍。生產酸菜的小作坊可以到當地相關部門進行申請獲證,哈市質監部門將加大對這些小作坊的監管力度,保證生產安全、放心的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