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協商民主”成主旋律
——政協哈爾濱市第十二屆委員會常委會工作報告解讀
東北網1月10日訊 “圍繞全面深化改革協商議政”、“加大協商民主密度”、“提高協商實效”、“落實協商計劃”……在昨天開幕的市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市政協主席姜明代表市政協十二屆常務委員會作工作報告,其中“深化改革”與“協商民主”被高頻提及,成為報告中的兩大熱詞。
2014年,全面深化改革與開展廣泛、多層、制度化的協商民主將作為主旋律貫穿政協工作始終,服務城市科學發展。
首次一年遞交兩個建議案
非公經濟在我市已佔據半壁江山,如何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推動非公經濟更好更快發展,成為今年市政協選擇專題協商的題目。“我們想搞清影響制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癥結,然後,結合實現產業振興戰略和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就鼓勵扶持非公經濟加速發展等問題拿出對策辦法”,政協有關人士表示,為突出建議的重要性,這個議題在通過常委會專題協商後,還將形成建議案。
養老話題,今年再次被寫進政協工作報告——就“加快建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發展養老服務產業”進行專題協商,並以建議案形式遞交市委、市政府,為有針對性地應對我市老齡化問題提供決策參考。
一年遞交兩個建議案,這在近年來的政協工作中還是首次。
此外,就開發區管理體制機制創新、農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加強霧霾天氣綜合治理、統籌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等十幾個全面深化改革的專題,市政協也將開展重點調研視察和專題協商。
基層協商民主年內城區全覆蓋
通過進一步創新發展履職形式、內容和渠道,落實協商計劃,加大協商密度,突出協商重點,提高協商成效——今年,改革創新精神將貫穿於政協工作全過程。
政協將拓展全體會議期間協商渠道,組織界別委員代表與黨政主要領導座談交流。鼓勵委員就本界別關心的突出問題與相關部門開展協商,提出意見建議。就事關全市改革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大問題,探索通過政協全體會議、主席會議、常委會議等渠道,開展建議案協商。探索形成相對成型的協商民主向基層延伸的具體模式,爭取年內實現城區全覆蓋。
在創新協商民主的同時,圍繞我市社區物業管理,組織政協委員開展專項民主評議。同時,發揮政協委員監督主體作用,嘗試建立教育、醫療衛生、交通、城市管理等民主監督小組,就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開展經常性民主監督,促進城市發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