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科,男,68歲,中共黨員,現任金都街道關工委常務主任。近十年來,街道關工委被評為阿城區優秀關工委5次,市優秀關工委4次。他本人多次榮獲區關工委先進個人,區關工委先進個人標兵,省關工委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一、把餘熱傾注在關心下一代事業上
自擔任街道關工委工作以來,他自覺用雷鋒同志『乾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要求和鞭策自己,做到了『腿勤、嘴勤、腦勤、筆勤』,共起草關工委工作計劃、總結、匯報材料等50餘份,達10多萬字。為寫好每一份工作計劃、每一份總結、每一份演講報告,他克服年齡大、記憶差的不足,認真閱讀有關文件、資料,力爭達到准確性、完整性、感染性的效應。白天寫不完,就晚上在家加班寫,有時直到深夜。遇有籌備重大活動或重要會議,雙休日不休息是常事。2006年10月份,區關工委召開清真寺社區與回民小學『三位一體』教育新格局現場會,當時他正患前列腺增生,便不下尿,醫生建議馬上做手術。可是為了籌備好會議,他堅持白天上班,晚上到醫院治病,帶病堅持工作達一周時間,圓滿地完成現場會召開的任務。2008年夏天,洗澡滑倒,小腳趾骨折,他堅持邊吃藥治療,邊深入社區參加指導暑假快樂教育活動的開展。2011年6月中旬,他感到胃部不適,時隱時痛,經檢查患胃息肉,醫生建議手術治療。當時全街各社區、學校正開展迎接建黨90周年的『講黨史、頌黨恩、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活動中他還有演講任務,他就硬是忍著病痛,深入社區、學校指導活動的開展。同時,他親自作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的脊梁》、《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等演講報告12場次。直到8月初,纔去醫院做了胃息肉切除手術。今年4月下旬,為迎接省關工委來街道調研,他主動放棄『五一』節雙休日放假休息的時間,奮戰半個月趕寫匯報材料,經反復修改,匯報中收到較好的效果。
二、動員更多的『五老』參加到關心下一代工作來
在關工委工作中,他始終把抓好街道、社區兩級組織建設和『五老』隊伍建設列為工作重點。多年來,他堅持親自深入社區,協調黨支部做好動員更多的『五老』參加到關心下一代工作來,不斷壯大『五老』隊伍。現在,全街『五老』隊伍已達到575人,其中『五老』骨乾120人,有20多人是他多次作思想動員參與進來的。他們有的是街道、社區關工委班子成員,有的擔任關工小組正副組長,有的擔任街道、社區『十大員』、『網吧監督員』。有效發揮『五老』的政治優勢和時間優勢,采取『大手拉小手』、『結對子』等方式,對青少年開展幫扶、幫教,為他們辦實事,辦好事,有很多事跡感人至深。
三、以身作則抓好革命傳統和價值取向教育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讓孩子了解中國革命歷史、中華民族苦難史、革命先烈斗爭史,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是老一輩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十年來,他編寫演講報告26篇,做革命傳統教育演講60餘場次;利用重大節日、紀念日等時間,和『五老』深入社區、學校做演講240多場次,受教育青少年人數累計達3.2萬人次。特別是在每次演講時,聽到青少年們的熱烈掌聲,感受到了孩子們的較大進步時,他感到無比的高興與欣慰。
四、把關心關愛弱勢特殊青少年掛在心上
在工作中,他把關心關愛青少年弱勢群體、特殊群體工作像關心自己子女事情一樣掛在心上。他指導各社區關工委搞好調查摸底、登記造冊,並隨時了解變化,做到情況明、底數清。對幫教對象隨時開展談心活動,並協調有關部門,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學習上的實際困難,為他們健康成長創造條件。
為了不讓貧困生輟學,他經常深入社區、學校,對他們幫困、幫德、幫學三管齊下,除動員『五老』獻愛心活動外,還積極協調社會力量開展獻愛心活動,為貧困生捐資助學。他協調哈奧林藥業、區石材協會出資6000元資助回民小學35名貧困留守學生,協調區民政局為500多名在校貧困學生辦理了最低生活保障,多次協調企業安排待業青年就業。
田科老人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上做了很多、很多,但是他認為他只是做了該做的工作、盡了該盡的責任。關心下一代工作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偉業。為了這項事業,他表示一定要以雷鋒同志的崇高理想和奮進精神為榜樣,為了下一代的茁壯成長、為了培育明天的棟梁,在關心下一代的長征路上,繼續奉獻自己的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