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鏡界
搜 索
守墓人田勝:十七載默默守護慰藉沈睡的靈魂(組圖)
2014-03-27 20:14:43 來源:東北網  作者:張銳 王忠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7日訊(記者 張銳 王忠岩)田勝——哈爾濱市平房殯葬服務中心的一名職工。年僅46歲的田勝已在墓區工作了17個年頭,他以墓園為“家”,被公認為“守墓人”。

平時這個墓地來的人少,田勝總是獨來獨往的在墓地裡巡視。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原本在平房區民政局工作的田勝,從未想過會來到墓園,從事這樣一份工作。1997年,田勝被調到平房殯儀服務中心,這一乾就是17年。

  由於人手少,田勝經常是一個人頂幾個人用。這些年來,田勝修過墓、開過靈車、抬過遺體……

修骨灰堂屋頂,田勝上頜骨被摔得粉碎性骨折。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說實話,剛來工作的時候挺害怕的”,田勝說,“記得第一次值夜班,火化爐晚上總是發出響聲,那時我一個人住在火化間,想睡覺又睡不著,越想越害怕。後來纔知道,原來是火化爐白天的溫度過高,到了晚上降溫所致。”如今,田勝早已習慣墓區工作,一個人值夜班或去墓區巡查。


 

  田勝告訴記者,他守護的這片墓區裡有2000多個墓位,還寄存了8000多骨灰盒,隨著清明的臨近,來掃墓的人越來越多,每年這時候他都最忙碌。

剛開春,墓碑個別位置有些松動,田勝帶著玻璃膠逐一檢查修復。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清理供品、擦拭修繕墓碑……在外人看來冰冷陰郁的墓地,田勝卻把全部熱情傾注其中。

  一年盛夏,殯儀館突然斷電。因為家在平房區,田勝主動承擔起任務,整整一個晚上,田勝用一臺應急發電機輪流給兩個屍體冷藏櫃通電,為的就是保證冷藏櫃正常制冷。第二天,來電了,熬了一宿兩眼通紅的田勝纔不言不語地回家。

田勝擦拭存放骨灰的壁櫥。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田勝常笑著說自己是墓區裡的萬能工。2006年的一場大雨讓骨灰寄存樓的屋頂出現了滲漏。為了不讓安放在這裡的逝者骨灰受到雨水污染,田勝一個人踩著幾米高的梯子冒雨爬上了樓頂……

 

田勝總是將存放骨灰盒的位置擦拭得一塵不染。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屋頂蓋好了,田勝卻一不小心跌落下來。這一摔,上頜骨粉碎性骨折,同事見到田勝的時候都認不出來了。田勝說,“上頜骨整個都碎了,後用鈦金板隔的,牙都沒了。一個多月後,纔能食用流食。”當他把滿口的假牙摘下來時,記者纔發現曾經的傷痛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


 

田勝和同事平時就在墓地的一個平房裡工作吃飯。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17年的執著堅守,讓田勝的心態愈加平和,盡管他少言少語,但一腔熱忱都化作了對逝者家屬的熱情。田勝說,“本來家屬來心情都不好。咱們隨和一些,把家屬的事情解決好,這就是咱們需要乾的活。”

平時這個墓地來的人少,田勝總是獨來獨往的在墓地裡巡視。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在墓區工作,田勝每天都要面對生死離別的場面。2013年8月,一個只有六個月大的嬰兒因為心髒病去世。當孩子的父母無法承受喪子之痛完成葬禮時,是田勝把孩子從冰冷的冷藏櫃中抱出,幫助孩子整理好遺容,合上雙眼,把這個逝去的小生命送上了最後一程。當時經歷這一幕的同事楊秀艷提起這件事仍很感慨。


 

田勝擦拭墓碑。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類似的事情在田勝的工作中不勝枚舉。為家屬送上一句溫暖撫慰的話、讓逝者有尊嚴地完成生命最後一程,已經成為他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

田勝修復墓碑。東北網記者 王忠岩 攝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