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1月14日訊 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我省積極謀劃、主動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發揮地緣優勢,秉持實施『設施聯通、政策溝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理念,與俄羅斯歐亞經濟聯盟對接、與蒙古草原絲綢之路對接、與韓國歐亞經濟倡議對接、與德國工業4.0對接,『龍江絲路帶』實現『西通歐洲東出海』。一批大項目在我省落地,呈現出生產要素向通道沿線聚集的可喜態勢。
互聯互通日益完善跨國運輸體系初步形成
『龍江絲路帶』從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入手,推動設施聯通。2013年底即謀劃和開工建設一批重點互聯互通工程。2016年,鐵路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快,前三季度累計完成投資225.4億元,佔年度投資計劃的78%。哈佳快速鐵路、哈牡客專、濱洲鐵路電氣化改造等在建項目進展順利,牡佳快速鐵路、沿邊鐵路項目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為我省建設以綏滿鐵路、『哈牡雞七雙佳哈』東環線、『哈大齊北綏哈』西環線和沿邊鐵路為主骨架的『一軸兩環一邊』鐵路網奠定了基礎。同江黑龍江界河鐵路大橋中方一側於2014年2月開工,至2016年11月底累計完成投資23.6億元,佔總投資的91.3%,俄方一側正在進行橋墩鑽探和回填工作。黑河界河公路大橋於2016年12月24日中俄雙方同時開工建設。中俄雙方已同意增設黑瞎子島公路客運口岸;哈爾濱機場擴建工程和五大連池、建三江機場建設加快推進;中俄原油管道二線工程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黑河境內控制段工程開工。
交通基礎設施的快速完善,促進了跨國運輸體系的初步形成。橫跨歐亞、連接陸海的『龍江絲路帶』國際物流通道全線貫通——2016年,哈歐班列全年累計發運100班、2474標箱,貨值2.08億美元;至2016年12月底哈俄班列已累計發運4234標箱、貨值5614萬美元;『哈綏符釜』陸海聯運實現常態化運行,年內累計發運31列、3186標箱、47790噸,貨值28674萬元。哈爾濱機場對外開放樞紐港的功能不斷完善,在2015年新開通和恢復8條國際航線基礎上,2016年又開通了至聖彼得堡航線;已開通哈爾濱至葉卡捷琳堡貨運包機專線和哈爾濱至新西伯利亞、至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至葉卡捷琳堡和莫斯科的三條客貨混載航線。目前,正積極籌備開通面向北美和歐洲的航空貨運通道。
全方位對外開放龍江新形象獨具魅力
在積極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同時,我省加快推動政策溝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以『龍江絲路帶』為牽動的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龍江新形象展現其獨特魅力。
堅持以我為主,推動政策溝通。近年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出訪俄羅斯和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德國等國家及港澳臺地區,舉行了一系列推介活動,對接『龍江絲路帶』規劃,與德國在機器人等裝備制造業、與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在畜牧食品、與韓國在食品醫藥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經貿合作成果。充分發揮中俄博覽會和中俄毗鄰地區省州長會晤機制等平臺作用,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了解『龍江絲路帶』建設的目的、重點、合作領域以及合作路徑,為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奠定了基礎。
建設和完善開放平臺,推動貿易暢通。中俄兩國政府主辦的『中俄博覽會』已舉辦3屆,影響日益擴大;『哈洽會』已連續舉辦27屆,成為黑龍江對外開放的標志;裝備工業、綠色食品、木業、乳品等全國性大型專業展會具有龍江特色,為龍江發展凝聚人氣。國務院先後批復同意設立哈爾濱新區、哈爾濱綜合保稅區、綏芬河—東寧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大慶、齊齊哈爾綜合保稅區前期工作已取得積極進展,海關總署同意建設哈爾濱多式聯運海關監管中心、牡丹江B型保稅物流中心,我省擴大開放、承接產業轉移迎來新的重大機遇。中俄海關啟動特定商品監管互認試點,電子口岸搭建完成並投入使用,關檢合作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格局初步形成。
深化中俄金融合作,推動『資金融通』。截至2016年9月末,省內已有9家商業銀行分支機構與俄羅斯24家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建立了代理賬戶行關系,設立代理行賬戶137戶,2016年前三季度辦理中俄本幣結算業務4.7億美元,接近上年全年水平;跨境人民幣收支總額265.4億元,同比增長63.6%;對俄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累計實現70.3億元,同比增長近4倍。依托中國銀行和哈爾濱銀行,建立中俄跨境電商支付平臺。在第三屆中俄博覽會上,哈爾濱銀行牽頭的國內16家金融機構與俄政策性銀行簽署了合作協議,把資金融通推向一個新高度。
開展對俄全方位交流合作,推動民心相通。政府合作方面,我省與毗鄰的俄羅斯地區均建立了省州長會晤機制,就俄遠東自由港、超前發展區以及『濱海1號』國際大通道建設等重大項目與政策進行深入對接。文化教育方面,成功實施了『中俄文化大集』等大型中俄文化交流項目,在黑龍江大學設立了中俄學院、中俄聯合研究生院,哈工大與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合作設立中俄等離子物理應用技術聯合研究中心、生態環境聯合研究中心、中東鐵路文化遺產保護創新研究中心,與俄羅斯合作建設哈爾濱音樂學院工作積極推進。科技旅游方面,搭建了哈工大中俄人纔交流和科研合作基地、黑龍江中俄船舶與海洋技術合作中心等科技交流平臺;成功舉辦了中俄國際自駕車集結賽、中俄旅游節、跨境自駕游等旅游交流活動。
生產要素不斷聚集一批大項目落戶龍江
建設『龍江絲路帶』的根本目標,就是吸引生產要素聚集,以全方位開放推動我省經濟社會快速持續發展。以『五通』理念為指導的『龍江絲路帶』建設取得重要成果——一批大項目在我省落地,呈現出生產要素向通道沿線聚集的態勢。
吸引一批現代國際物流骨乾企業。通過南聯引資,相繼建設了哈爾濱華南城、空港物流園、中俄國際物流園等對俄綜合交易市場和物流園區;香港勝記倉安達北方商谷已開工建設,大連港集團冷鏈物流園區即將開工建設,長久集團跨境航空貨運項目正積極推進前期工作;沿邊市縣也建設了一批特色鮮明的外向型物流中心。
引進一批知名高技術企業和大型制造企業。神州通信數據庫備份中心落戶哈南,德國庫卡機器人已與哈工大集團建立合作關系,臺資鼎信泓業電子科技公司從東莞轉移到林口;全產業鏈開發木業的中林集團綏芬河木業園區已完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即將開工;中國飛機租賃集團飛機拆解基地、雀巢(中國)有限公司嬰幼兒配方奶粉、天津中昇投資集團紅霉素原料藥、陝西超群醫藥集團、中藥材倉儲與微技術精細加工、北京天潤投資管理公司林口奧豐石墨開采加工等項目已開工建設。
打造一批跨境產業鏈和產業園區。目前,我省在俄境內闢建園區16個,完成投資18.1億美元,入駐企業168家。境外園區的設立,增加了當地就業和稅收。在俄境內投資建設的跨境產業鏈重點項目有:總投資23億元的圖瓦鉛鋅礦已竣工投產,總投資44億元的外貝加爾阿瑪紮爾林漿一體項目已完成投資26億元,明年可望建成投產,總投資77億元人民幣的黑河—阿穆爾邊境油品儲運與煉化綜合體項目2014年獲得核准,成為第一個在中俄兩國境內同時建設的跨國能源項目,建成後每年可處理原油600萬噸。
催生一批跨境電商。經海關總署批准,哈爾濱、牡丹江、綏芬河相繼開展了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哈爾濱於2013年11月開通了飛往葉卡捷琳堡的國內首條對俄貨運包機航線,2016年前11個月共發運包機87班,同比增長70.6%;貨運量1752噸,同比增長64.4%。亞馬遜等大型對俄跨境電子商務企業紛紛落戶哈爾濱,建立對俄運營中心。俄速通等本省電商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哈爾濱已成為國內對俄跨境電商平臺數量最多、對俄跨境零售出口額最大的城市;綏芬河市跨境電商營業額佔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已超過15%。我省已與中郵集團合作,在哈爾濱建設對俄郵件集散中心,在俄建立海外倉,積極搶佔電商發展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