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綠色發展:我們書寫
2017-09-21 07:34: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陳寶林 李晶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生態是金』。對此,阿木爾林業局黨委書記胡守慶深有體會。自國有林區全面停伐後,國家正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積極開發森林碳匯項目,探索生態補償新路徑,努力將森林碳匯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時任圖強林業局局長的胡守慶抓住這一有利契機,立足豐富的森林資源優勢,在大興安嶺地區率先進行碳匯造林項目試點。2016年6月15日,圖強局以40萬噸碳量為質押授信獲得大興安嶺農商行碳匯質押貸款1000萬元,成為國內首單,開創了全國林業碳匯金融產品創新的先河。

  從過去靠木頭賣錢到林業碳匯交易換錢,林業人踐行生態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一把把『金鑰匙』開啟了從綠水青山通向金山銀山的大門。

  5月的林都伊春,游人徜徉在爛漫的杜鵑花海中。陳寶林 攝

  巍巍大小興安嶺,曾為共和國發展建設貢獻了數以億萬立方米計的木材,居功至偉。今天,它仍是養育一方百姓的重要依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不過,人們對它依賴的方式、開發的路徑已經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因為相互友好,所以纔脣齒相依;因為取之有度,所以纔用之不竭。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綠色發展理念落地生根,變成林區每一個人的行為自覺,生態產業闖出了廣闊新天地,人與自然各美其美,和諧共處,展現了一幕幕動人圖景。

  (三)謀篇布局,重拳整治,保護好每一條河流、每一個湖泊、每一塊濕地,讓水更清,天更藍

  詩人海子曾說: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詩人的情懷未免有些浪漫,但相比於溫暖的名字,貼心的呵護也許更為重要。如今在黑土地上,那數千條奔騰不息的大小江河,正陸續有了自己的庇護者:河長。

  為建立健全河湖保護管理體制機制,維護全省河流生態安全,保障水生態文明建設,今年6月,我省印發了《黑龍江省實施河長制工作方案(試行)》的通知,決定在全省境內所有河流(含湖泊、水庫)實施河長制,計劃到2018年6月,我省全面建立河長制;到2020年年底,通過實施河長制,全省國家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70%;基本消除劣V類水體。

  這是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又一強力舉措。

  黑龍江幅員遼闊,境內河流縱橫,湖泊遍布。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有1918條,主要水系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裡江和綏芬河水系,以及烏裕爾河與雙陽河內陸水系;主要湖泊有興凱湖、鏡泊湖和五大連池等。它們就如嵌在黑土地肌體上四通八達的血脈,滋養著千裡沃野,哺育著流域內的芸芸眾生。然而近年來,由於一些地方和企業過度追求經濟效益,違規排污,私挖濫采,江河湖泊的水質不同程度受到污染破壞,有的情形已十分緊迫。

  按著國家總體部署,全力實行河長制,就是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以落實河長制為抓手,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長效機制,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加快全省生態文明建設,保障河湖健康,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提供保障和支橕。

  責任細化到人,又怎能不?力同心?各地進一步強化行業部門監管職能,組織開展河湖環境綜合治理,遏制亂佔亂建、亂圍亂堵、亂采亂挖、亂倒亂排等現象,實行嚴格的環保督察手段,增強對突發水環境事件及時發現和妥善處置能力。一批重污企業被關停或改造搬遷,一批破壞環境案件被嚴肅查處。

  2017年7月18日,針對哈爾濱市某油脂加工企業污染物排放超標並屢教不改現象,環保執法部門做出了4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這是哈爾濱市目前已經下達的環境保護行政處罰決定中罰款數額最高的案件。

  『史上最高環保罰單』,彰顯了政府整治環境亂象的決心與力度,懲一儆百,讓環保利劍高懸。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纔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曾幾何時,霧霾吞城,黃沙漫天。碧水藍天,人心所盼。去年入冬後,全省深入實施『水十條』『大氣十條』『土十條』,堅決打贏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開展冬季大氣環境執法檢查,環保部門查處環境違法企業130家,對84家(次)企業的環境違法問題進行了行政處罰,罰款1103.9萬元。構建重污染天氣預測預報體系,降低重污染天氣預警啟動門檻,建立哈大綏聯防聯控機制,同防同控重污染天氣。加快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基礎建設,實施黑土地保護重大工程和減農藥、減化肥、減除草劑等農業『三減』行動。截至2016年底,我省全年淘汰黃標車、老舊車14.2萬輛,完成年任務量的118.2%,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2210臺,完成計劃的147.1%。

  2016年全年,全省空氣質量年平均達標天數佔比為91.5%,同比提高5.6個百分點。PM2.5年均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下降7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濃度為56微克/立方米,下降11微克/立方米。霧霾天,不再『尋常見』。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我省兩大平原擁有眾多濕地,面積廣闊,物種多樣,是彌足珍貴的生態資源。近年來,許多地方紛紛建立了保護區,加大保護力度。目前全省已建立自然保護區251個,其中國家級保護區超過40個,數量居全國之首。

  從今年8月下旬起至9月末,黑龍江省環保廳會同省國土資源廳、水利廳、農委、林業、農墾、畜牧、森工等部門,共同組織開展『綠盾2017』專項行動,重點檢查4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78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嚴肅查處自然保護區各類違法違規活動。

  去年末,中央第二環保督察組反饋黑龍江情況時指出,黑龍江在環保方面的工作成效顯著,包括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保護區數量全國第一,上半年全省PM2.5和PM10濃度均值同比均下降20%以上,松花江流域乾流水質由輕度污染轉為良好。

  2016年的深秋,又一個消息讓人振奮:大馬哈魚回來啦!省內多點監測到大馬哈魚洄游的蹤跡,有些與大馬哈魚失聯30年的河流發現了大馬哈魚的身影。撫遠上游200多公裡松花江與黑龍江交匯處的同江市監測到批量洄游的大馬哈,烏蘇裡江畔的饒河縣科研船也監測到洄游魚群,數量為近年來之最。甚至,距撫遠400多公裡的松花江支流湯旺河也捕到了放流洄游的大馬哈魚。

  『倦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今春,在三江平原幾大自然保護區內,監測發現,水鳥回歸的數量明顯要多於往年,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的數量大幅增加。

  今年以來,在森工林區的東方紅、穆棱林業局,多次發現黑熊、?子、棕熊、梅花鹿出現在遠程監控鏡頭中,它們或成群結伴,嬉戲打鬧,悠然自得……其中最令人欣喜的,是『山大王』東北虎的頻頻現身。就在9月2日和9月5日,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農墾紅興隆管理局852農場就分別發現虎蹤。

  野生動物的種群數量是一個地方生態狀況的晴雨表。它們大量重現山林,標志著我省生物多樣性和森林生態系統得到有效恢復。家園美好,胡不歸?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通知,我國再添17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黑龍江省有6處,位列第一。生態大省,依然風光無兩!

  (四)淘金冰天雪地,冰雪旅游收獲了盆滿缽滿。『每當天上下雪,都好比是在大把撒錢!』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一提起黑龍江,幾乎所有人腦海裡都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漫天飛舞的潔白雪花,蒼莽雄壯的林海雪原,晶瑩璀璨的冰燈雪雕,如夢似幻的雪鄉之夜……是啊,冰雪,還有什麼能比冰雪更讓人對這片黑土地印象深刻?

  地處祖國北疆的黑龍江省,冰雪期最長、雪量最大、雪質最好,降雪期長達4個多月。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冰天雪地,氣候嚴寒,一度被視為東北發展的阻礙和最大的劣勢;苦寒之地,曾被多少人視為畏途。近年來,隨著人們對冰雪的重新認識,龍江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體育等方面不斷加大開發力度,『冷資源』變得炙手可熱,成為重要經濟增長極,黑龍江作為全國冬季旅游首選地地位日益凸顯。哈爾濱國際冰雪節與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歡節、日本札幌雪節、挪威的冬令節一起並稱世界『四大冰雪節』。每到冬季,貫穿冰雪產業鏈的冰雪藝術、冰雪體育、冰雪文化、冰雪經貿、冰雪旅游等活動就熱火朝天展開,高潮迭起。

  習近平總書記說,黑龍江的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銀山。既是對過去多年黑龍江在冰雪資源產業開發方面付出努力的肯定,更是對冰雪大省未來更好更快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明了方向。原生態的冰雪,從未像今天這樣受人矚目。敢闖敢試的龍江人,正在冰天雪地中奮力走出一條建設冰雪經濟強省的綠色發展之路。

  每至冬季,大量南方游客前來龍江賞冰戲雪。邱成 攝

  亞布力,位於小興安嶺餘脈的張廣纔嶺西坡,距哈爾濱東南201公裡處,山高林密,雪量充沛,俄語裡是『苹果園』之意。因為上個世紀初,修建中東鐵路時在山上發現許多苹果樹。如今,漫山果樹仍在,亞布力卻早已成為中國『滑雪勝地』,一個讓國內外冰雪運動愛好者趨之若鶩的樂園。以1996年亞冬會召開為元點,二十多年來,亞布力由單純的冬季體育項目訓練場逐步向大眾冰雪休閑體驗轉型發展。高鐵直通讓交通更加便捷,各項基礎配套服務設施日趨完善。由省政府主導理順管理體制,實施資源整合。2016年,亞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區接待游客108.4萬人次。其中一季度冬季滑雪36.8萬人次,同比增長20.8%。

  上一個冬天,亞布力先後承辦了幾項國際頂級冰雪賽事,蜚聲海內外。被稱為『東方達沃斯』的中國企業家論壇已經舉辦了十七屆,群賢畢集,足見龍江冰雪的強大磁力。

  目前,全省各地共擁有各級滑雪場上百家,其中最北的漠河北極聖誕滑雪場,一直可以開放到初春山花爛漫時。

  松花江畔,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全球最大的室外冰雪主題公園。第十八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園區佔地80萬平方米,總用冰量18萬立方米,總用雪量15萬立方米,再創歷年之最。游人徜徉在美輪美奐的冰雕雪塑王國裡,感受北國冰雪藝術的神奇魅力。春節期間,最高時一天門票收入就超過2000萬元。央視春晚分會場的成功舉辦,更讓龍江冰雪出盡了風頭,贏得八方艷羡。在75天的經營期中,冰雪大世界共接待中外游客130萬人,實現經營收入3.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5%和20%。除了冰雪大世界,一年一度的哈爾濱冰雪節期間,太陽島雪博會、兆麟公園的冰燈游園會也都游客盈門,火爆異常。

  一業舉,百業興。由冰雪旅游直接帶動了交通、餐飲、住宿等服務行業的興旺紅火,也催生了許多新行當。一入冬,松花江上激昂的勞動號子聲就響起,數以千計的采冰人頂風冒雪,幾乎將半個江面的冰都搬上了岸。他們都是來自市郊的農民,改變了『貓冬』的習慣進城為冰雪景區提供采冰勞務,每人每天能收入二三百元。

責任編輯:彭佳麗

【專題】十九大時光

【專題】喜迎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