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師大駐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一心鄉前進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慕海軍
扶貧要瞄准貧困戶『思想觀念靶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解決好貧困群眾的思想問題與解決好物質上的問題同等重要。座談會上,慕海軍開門見山。
何為『扶志』?慕海軍認為,『扶志』就是把貧困群眾主動脫貧的志氣『扶』起來,增強脫貧的主動性。貧困戶有了志氣、增強了本領,脫貧的內生動力也就增強了。慕海軍說,除了老弱病殘、不具備勞動能力和謀生手段而導致貧困的需要靠『兜底』外,具備勞動能力但卻沒有過好日子的貧困戶問題比較復雜,分析其深層次原因會發現,主要是思想出了『問題』。一種是觀念陳舊;另一種是思想不積極,也就是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習慣了『救濟式』的扶貧。『扶志』就是瞄准了貧困群眾的『思想觀念靶心』,要從根本上激發其增強主動脫貧的願望,從而產生持續脫貧的內生動力。
慕海軍說,扶貧的成效不應是一時的,而是持久長期的,不僅要在2020年,更要在以後一直有成效,實現穩定脫貧。這就要求我們將『思想觀念扶貧』作為重要的工作內容,在『思想觀念扶貧』中有所作為。一是通過營造氛圍潛移默化影響群眾。結合村容村貌建設,創新宣傳形式,慢慢影響老百姓的思想觀念,強化『人人崇尚勤勞、鄙視懶惰』的價值導向,既促動貧困戶脫貧的主動性,也激發農村黨員乾部的積極性。二是通過溝通交流做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農村老百姓更真誠、更直接,也更容易做好思想工作。走屯入戶、聊天溝通,不僅是了解情況、調研走訪,更是一個『價值灌輸』和『糾風正氣』的過程。聊天中讓群眾認識到『扶貧不扶懶、致富靠勤』。如果你有乾事創業的願望或者在生產勞動中遇到了困難,工作隊都會幫你想辦法、找思路,解決問題。三是通過產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轉變觀念。產業扶貧項目無論大小,都要精心設計、精准安排,想辦法讓貧困群眾以恰當的方式真正參與到產業運營中,通過產業來帶動貧困戶觀念的轉變。我們工作隊根據當地實際和哈師大自身優勢,提出了『反季銷售、農校對接』的產業扶貧思路,並把貧困戶都設計到實際的管理運營之中,通過『按勞取酬』和『二次分紅』讓貧困群眾增收,這種『觀念轉變+增收』的模式是『扶貧同扶志相結合』在實踐中的有效體現。我相信只要能夠有效地將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就一定能夠順利完成扶貧攻堅的歷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