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書寫新時代龍江答卷 寫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兩周年之際
2018-05-23 07:41: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八)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視察時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黑龍江的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銀山。』總書記對黑龍江的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的要求具有方向感和地方特點,也讓我們對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的美好環境無限向往。

  既要扮靚綠水青山、冰天雪地的『顏值』,又要做大『兩座金山銀山』的『價值』,黑龍江的生態建設向著更靚麗更飽滿更蓬勃的狀態發展。

  肩負保障國家生態安全重大責任的黑龍江,堅決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加快生態強省建設的步伐,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一棵樹接一棵樹,一片林接一片林,空氣清新得幾乎擠得出綠汁來。』這是游客對黑龍江林區的由衷贊美。我省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實現雙增長,進一步築牢了林區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給每條河流取一個溫暖的名字』。我省『五級』河長體系、3.5萬名河長已全部到位——『河長制』賦予每一條河流、每一個河段一個負責人的名字。由此帶動了『全民治』。『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終將成為黑龍江江河、湖沼、濕地的真實寫照。

  綠化龍江大地、建設管護自然保護區、退耕還林還草還濕,我們伸出撫慰之手,呵護備至,溫柔以待;執行『土十條』和『水十條』、堅決打贏大氣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管控修復戰役,我們鐵拳出擊,雷霆之勢,剛性執行。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第一站的伊春,堅持保護與開發並重,大力推動林區轉型發展,森林蓄積年增長1000萬立方米以上,形成以森林食品、林都北藥、森林生態旅游為核心的產業布局,林業在職職工工資增長1.5倍,停伐富餘職工轉崗就業率達到99%,老林區煥發出青春活力。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過的伊春生態經濟開發區正在向國家級生態產業園區邁進,萬畝藍莓產業園正在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走訪看望的退休職工劉養順,利用自家住房和庭院辦起了『養順農家院』。初夏,綠樹掩映的農家院裡,時不時傳出劉養順老伴『花衣大媽』與游客的說笑聲。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過的黑瞎子島,統籌生態保護與開放開發,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獲批國家級,恢復生態面積2300畝,國際公路客貨運輸口岸即將獲國務院批復,黑瞎子島旅游區被評為AAAA級、旅游人數快速增長。

  令我們備感自豪的是,比起全國層面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黑龍江還多了一座『金山銀山』——『黑龍江的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銀山』。這是大自然饋贈,利用好這自然資源,就能成為推動龍江振興發展的重要動能。用『冷資源』打造『熱產業』,大力發展冰雪經濟,促進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體育、冰雪裝備制造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並借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冬風』,致力於把黑龍江建設成中國冰雪旅游首選目的地、冰雪經濟強省,進而成為國際冰雪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去年冬天,冰雪大世界用8萬噸雪和500噸冰,打造了手機游戲裡的經典峽谷場景,這是以精品意識優化『冰天雪地』供給的一個典型案例,鑄造金山銀山的匠心可圈可點。

  去年冬天,黑龍江開展全省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標准最嚴的A級景區復核行動,不合格景區被取消資質,以『紅黑名單』制度,讓破壞旅游市場者無處可躲,捍衛金山銀山的決心可見一斑。

  哲人說:『人和自然之間存在物質循環。』詩人說:『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兄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態文明建設帶來了產業昇級、生產方式調整的經濟變革,也推動了生活方式、價值理念的『綠色革命』。現在,嘗到了保護環境的甜頭的企業,認識到加強環境保護符合自身長遠利益,努力在環保標准提昇中提高效益,全社會關心環境、參與環保的行動更加自覺,綠色消費、共享經濟快速發展,良好生態給人民群眾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幸福感。

  外界喜歡用『大美』一詞來形容黑龍江。大美之美,是一種契合自然的意境、是一種舒張自如的狀態。當『美麗』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達到的目標,當『美麗』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龍江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唯有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咬定『青山』不放松,寧靜、和諧、美麗的龍江,必將由願景化為現實。

首頁  上一頁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李玥

【專題】牢記囑托 嶄新答卷——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兩周年特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