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東北網獨家策劃·兩年間十故事】第九集:漁歌唱響·瀲灩赫哲
2018-06-20 22:27:47 來源:東北網  作者:莊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 【東北網獨家策劃·兩年間十故事】第一集:安天伴隨網絡安全一路前行
· 【東北網獨家策劃·兩年間十故事】第二集:龍江·鳳凰山『兩山』理念牢固樹立 旅游產業發展日新月異
· 【東北網獨家策劃·兩年間十故事】第三集:萬畝藍莓園香飄林都 『藍』色生態產業版圖初顯
· 【東北網獨家策劃·兩年間十故事】第四集:林區轉型縮影 小小農家院交嶄新答卷
· 【東北網獨家策劃·兩年間十故事】第五集:昇級2.0版『雙創引擎』 哈爾濱新區『動力』十足
· 【東北網獨家策劃·兩年間十故事】第六集:解碼七臺河 冬奧冠軍搖籃
· 【東北網獨家策劃·兩年間十故事】第七集:天地圖·繪龍江
· 【東北網獨家策劃·兩年間十故事】第八集:『鋪路織網』 龍江加速度

  東北網6月20日訊(記者 莊園) 2016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頂風冒雨來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親切看望生活在這裡的赫哲族群眾,習總書記對赫哲族奔小康的殷殷囑托讓當地乾部群眾深受鼓舞、乾勁十足。

  回首兩年來,八岔鄉人民牢記總書記囑托,提振信心、激發動力,帶領赫哲群眾學講話、謀振興、闖新路。兩年內,八岔赫哲群眾人均可支配收入顯著提高,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日子越過越紅火了。

  拓寬致富奔小康門路

  『船兒滿江魚滿倉』是八岔鄉給人們留下的美好印象。為了既保留赫哲漁獵生產的個性化特征,又拓寬多元化的增收渠道,八岔鄉的百姓創建了自己的綠色食品品牌和合作社。注冊了『赫鄉田源』農產品地理標識,去年發展芸豆、綠色大豆、高粱等訂單種植1.7萬畝。黨員尤宏軍帶頭發展訂單糯高粱種植350畝,年增收18000元;鼓勵東北林大畢業生尤國柱回鄉創業,開辦了網店,實現八岔綠色食品網上銷售。八岔村鄉黨委引導赫哲人組建了6家水產養殖合作社,年產25萬斤。八岔村村長王洋組織了9戶農民開辦了赫翔合作社,通過養殖鯉魚、鰲花、螃蟹等產值60餘萬元,輻射帶動14戶低收入群眾每戶增收1000元。

八岔百姓唱起赫哲民歌。
八岔村的家庭旅館。

  接下來,八岔鄉還將組織5家水產養殖農民合作社成立聯合社,擴大水產養殖5600畝。啟動山藥、大球蓋菇等特色農產品種植基地建設,輻射帶動252戶、2.1萬畝農田訂單銷售。

  傳承赫哲特色民族文化

  總書記的到來,讓八岔村知名度更高了,赫哲文化火起來了。伊瑪堪傳承人吳桂鳳說,近兩年,八岔村的村民們辦起了民間藝術團,編排演出民族歌舞,參加著名赫哲歌舞史詩《烏蘇裡船歌》演出。據了解,總書記到過的伊瑪堪傳習所已培養學員50多名,編創了多首八岔、赫哲族的特色民族歌曲。

八岔村內的赫哲特色飯店。
乾淨整潔的家庭旅館。

  八岔村還組織編撰了《八岔村志》,該書被作為全國首批名村志出版發行。編寫的《小學赫哲族語言》《赫哲族傳統體育項目》等民族教材,在八岔小學開設民族課程,世代保護傳承赫哲民族文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村民王海珠和董菊紅創辦了『赫金虐』和『赫哲姑娘』魚皮手工藝合作社,培訓工藝匠人53人。

  特色旅游業紅紅火火

  建設天賜湖公園、二道江灘地、伊瑪堪傳習所等文化旅游設施;開辦赫哲部落魚鍋宴、赫家?等特色餐廳;設計追隨總書記腳步『赫鄉民俗游』『灘地漁獵體驗游』線路……兩年來,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對特色旅游業的發展格外重視,村支書尤明國帶領12戶村民合作開辦34棟赫哲家庭旅館,年創收13萬元。兩年來全鄉累計接待游客4.2萬人(次),實現旅游純收入220萬元,帶動赫哲群眾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海珠手工藝品合作社的魚皮手工作品。
天賜湖公園。

  據了解,八岔鄉未來還將引進北京鑫福海工貿集團投資1000萬元建造兩艘游船,開通黑龍江界江赫哲風情旅游線路。投資1078萬元,建設八岔村巷道改造工程和農業觀光采摘園項目,打造全域鄉村環境治理標杆。

【專題】牢記囑托 嶄新答卷——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兩周年特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