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改革開放40周年]興十四村『興村網』把有機農產品賣全國
2018-08-07 09:30:5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姚建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興十四村的煎餅通過『興村網』熱銷全國各地。記者蔣國紅攝

  黑龍江日報8月7日訊 盛夏時節,記者到『龍江第一村』齊齊哈爾市甘南縣興十四村采訪,綠油油的稻田散發出醉人的清香,農業科技示范園裡香瓜、番茄、葡萄成為周邊市民前來采摘的搶手貨。

  在黑龍江興十四信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興村網』電商平臺,興十四村黨委書記付華廷正在查看當天農產品的交易銷售情況。公司總經理王曉梅向記者介紹,現在村裡的綠色果蔬、特色雜糧等產品賣得十分紅火,工人們正在抓緊打包裝運,把村裡生產的綠色有機農產品發往全國各地。

  為搞好『互聯網+』建設,2015年10月,興十四村成立了黑龍江興十四信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注冊資金2000萬元。村裡招聘一批學有專長的大學生,現在已有60餘人,目前還有加盟信息員、草根物流配送員400餘人。

  王曉梅告訴記者,公司自主研發的『興村』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簡稱『興村網』)是農業部『全國信息進村入戶』項目的標准服務系統平臺。內容涵蓋農村便民服務、電子村務、電子商務、電子農務,提供650多項服務內容。『興村網』平臺發揮東北地區自然生態環境優越、物產資源豐富的優勢,以農產品進城服務為重點,加強區域農業大數據平臺和農村電子商務生態鏈的建設,致力打造成為一個服務齊齊哈爾市乃至東北三省的綜合性農村信息化服務平臺,創造一條『政府得民心、農民得實惠、企業得發展』的多贏發展道路。目前,公司設置市場中心、技術中心、行政中心、物流中心、培訓中心五大部門,是一支有能力推動甘南縣電商發展的優秀團隊。

  看到來來往往的運輸車輛,付華廷十分高興,他告訴記者:『現在我們老農民也玩起新花樣,通過互聯網,動動手指,就把村裡的特色農產品賣到全國各地。』這家科技公司是由黑龍江富華集團與福建世紀之村集團合作創辦,就是要用現代信息、互聯網、通訊技術為東北農村地區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幫助當地農民就業增收,助力現代農業發展。

  據介紹,公司成立至今,興村網在甘南縣10個鄉鎮8個社區的95個行政村先後建設信息站393處,已覆蓋全縣。培訓信息員、商家、政府工作人員2000餘人次,提供就業崗位600多個,本地商家入駐183戶,發布商品2100多種,實現總交易額5266萬元,其中農產品銷售額佔總交易額的76.8%。

  村裡的草莓種植高手孫德勝告訴記者,自2011年在村裡搞草莓種植,剛開始的時候許多人不了解,通過『興村網』把草莓產品發到了互聯網上,這讓許多人都知道了我們這裡生產有機草莓。春節時,來了大批外地客人到這裡采摘,結果一傳十、十傳百,我們的草莓供不應求。現在他家已有7棟大棚,一年純收入達到30多萬元。

  為進一步擴大影響,公司積極對外推廣,加強進一步對外合作,2017年與齊齊哈爾市惠光農業集團共同出資成立齊齊哈爾市東北惠信息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將『興村網』推廣至全市。同時還與齊齊哈爾市各縣區的企業和個人合作,打造農副產品溯源追溯體系。今年上半年,已經舉行下鄉促銷活動30多場。6月還作為齊齊哈爾市電商先進典型企業,參加了全市電商大會。目前,『興村網』淘寶店鋪、霽朗天貓店鋪、東北惠微商城已經全面上線。

  談到未來發展,付華廷說,現在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延伸至鎮村,各類信息、服務更加豐富、高效,實現普通農戶不出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出戶,就可享受到便捷、經濟、高效的生產生活信息服務,當地特色的農產品通過『興村網』,就賣到省內外各地。下一步,要統籌『農業公益服務、農村社會化服務』兩類資源,加大『互聯網+』建設,興十四在繼續做大做強有機大米、大煎餅、葵花、雜糧雜豆的加工產業的同時,通過原有的經銷商和『興村網』電子商務平臺,把興十四村優質特色農產品銷往全國,把興十四村打造成齊齊哈爾市乃至全省最大的『無煙工廠』。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