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5日訊(記者 王春穎) 記者今日從省教育廳獲悉,中共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黑龍江省將健全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到2035年培養造就萬名骨乾教師、千名卓越教師、百名教育家型教師。
提出20項改革任務 選培高質量農村教師隊伍
《意見》從四個方面提出了20項改革任務——
1、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加強教師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
2、實施『教師質量提昇工程』:辦好師范教育、選培高質量農村教師隊伍、培養專業化的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善保教的幼兒園教師隊伍、以及建設高素質雙師型職業院校和創新型高等學校教師隊伍,不斷提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
3、理順教師管理體制機制:優化中小學教師編制和義務教育師資均衡配置、完善教師資格准入和退出機制、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和考核評價制度改革、健全職業院校教師管理制度、深化高等學校教師人事制度改革的六項改革任務。
4、全面提昇教師社會地位:完善中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機制、提昇鄉村教師待遇保障水平、保障民辦學校教師合法權益、完善高等學校教師薪酬制度、提昇教師社會地位的五項改革任務。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投入的重點
《意見》強調,加強黨對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領導,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投入的重點,確保各項改革政策舉措落地見效——
1、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推行中小學教師『十嚴禁』高校教師『十禁止』:建立健全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制度體系建設,推行中小學教師從業行為『十嚴禁』和高校教師從業行為『十禁止』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推動師德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大力加強正面宣傳教育,在全省范圍內組織師德典范宣講團,定期開展優秀師德宣講和巡回演講報告活動,廣泛開展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和『四個引路人』等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發揮好典型引領作用;落實師德教育和監督檢查主體責任,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教師失德查處報告制度、師德輿情快速反應機制,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
2、振興教師教育落實《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重點建設20個左右省級師范教育基地;重點支持2-3所高水平綜合性大學成立教師教育學院,支持2-3所有條件的本科院校建立職業技術師范類二級學院。同時提出了通過師范招生實行提前批次錄取或采取入校後二次選拔等改革方式,吸引優秀人纔報考師范院校或從事師范專業學習,提高師范生生源質量。
3、加大教師培養培訓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幼兒園教師隊伍:全面提昇農村教師隊伍質量,重點支持中小學教師『十百千』工程、校長『雙百工程』等專項培訓計劃項目,提昇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專業化能力水平;在『十三五』期間推動師范院校與幼兒園共同建立100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培養高素質專業化幼兒園教師隊伍;支持高水平學校和大中型企業共建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建立聯合培養機制,定向培養職教專業師資;實施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提昇計劃,重點面向新入職教師、青年和骨乾教師,建設教師專業發展的『學分銀行』。
4、提高教師待遇教師平均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推進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建立縣域『中小學教師編制臨時周轉專戶』,堅持省級統籌、市域調劑、以縣為主、動態調整,對村小和教學點,按照班師比和生師比相結合的方式核定編制,按照高考改革和走班教學需要增加普通高中教師配備等政策;提出了對長期紮根農村為教育事業發展作出貢獻的基層一線累計從教滿30年的教師,可破格申報認定『基層』高級教師職稱;統籌縣域內城鄉教師崗位結構比例,中小學教師高、中、初級崗位結構分別按照20-30%、40%、40-30%的比例實行總量控制;利用5-10年時間全面推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促進校長隊伍專業化建設的意見;分層次分類型完善雙師型教師認定標准,加快制定出臺中等職業學校正高級講師評審標准,推動固定崗和流動崗相結合的職業院校教師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健全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績效工資分配應重點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師傾斜政策措施;落實艱苦邊遠地區津貼等政策,因地制宜穩步擴大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實施范圍;加大教師表彰力度,定期開展全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表彰,重點向一線教師和鄉村教師傾斜,做好國家級教學名師、教學成果獎推薦評選,加大教師中『時代楷模』和『最美教師』宣傳力度等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