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賓為第二屆龍蛙農業金秋開鐮節剪彩。

9月2日,龍蛙農業與國安社區(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簽約。

龍蛙的寶寶米系列產品。

客商參觀龍蛙方正種植基地。

客商在體驗開鐮。

擁有濕地生態的龍蛙望奎種植基地。


黑龍江日報10月9日訊 在綏化市望奎縣,有這樣一個大米品牌:它孕育於鍾靈毓秀的濕地保護區生態,成長於寒地黑土的優質生長環境;它是望奎縣的第一個『中國馳名商標』,也是『中國好食品』的倡導者和踐行者。這個品牌就是寓意『龍行天下蛙鳴四野』的龍蛙大米。而出產龍蛙大米的黑龍江省龍蛙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更是我省第一家成功掛牌新三板的農業企業。龍蛙農業打造的我國首個『寒地黑土綠色農業安全可追溯體系』,正使其成為龍江溯源農業的先行者,安全農產品的領路人。有感於龍蛙致力為全中國百姓提供綠色安全好食品而孜孜不倦耕耘15載的企業良心,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欣然為其題寫『龍蛙米業服務農業造福家鄉』。
龍蛙大米出自保護區的『原生態米』
創建於2003年的龍蛙農業,是集土地流轉、農業種植、糧食收儲、加工、銷售、研發為一體的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龍蛙農業董事長兼總經理翟清斌告訴記者,隨著越來越多的食品安全問題被曝光,農民出身的他認為讓百姓吃到放心大米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在外打拼多年後,他回到家鄉望奎,在西窪荒建起了自己的水稻種植基地。『我要做龍江好米,我的品牌當然姓「龍」,為什麼要叫「蛙」呢?第一是因為蛙是稻田衛士,與地球同壽。我兒時記憶中稻田處處蛙聲,可長大後卻幾乎聽不到了,我要用綠色種植方式讓蛙聲回歸。第二是因為我起步的西窪荒是一片窪地,蛙與「窪」同音。第三是因為中國人講金蟾納財,象征生生不息。因此我的品牌就叫「龍蛙」!』翟清斌回憶說,他為品牌起了這個名字,就奠定了龍蛙大米只做綠色生態放心米的基調。
西窪荒位於北緯46°59?9?—46°58?7?之間,是世界上最珍稀的三大寒地黑土帶之一松嫩平原的核心區,平均無霜期110-140天左右,是水稻生長的黃金地帶。這裡空氣清新,花草茂盛,既是無污染的天然氧吧,也是許多候鳥遷徙的停靠站和棲息地,2004年還被晉昇為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與此同時,望奎全境水系縱橫,龍蛙大米全部由未受污染的天然河水和濕地保護區水源灌溉。好土好水,成就了龍蛙大米獨特的生態品質。
為了讓消費者吃到安全可靠的好大米,龍蛙農業堅持從種到收每一個環節都用心對待。在種植環節,始終用綠色有機的種植方式生產原生態好米。龍蛙甄選籽粒晶瑩、幽香沁人、口感勁道的非轉基因水稻品種超北二號,所有種子均為公司培育,育種過程全程第三方監理。為了保證大米品質,全程無農藥、無化肥、無生長激素等,雖然平均畝產產量較低,但品質上乘。在加工環節,龍蛙以恆溫冷藏儲存稻谷,接受客戶預定後再實時將稻谷進行脫殼加工,保留稻米的胚芽,米糠和米線,以最大程度保證大米的營養價值,讓客戶每月吃新米。在包裝環節,經過幾百種方案的考察、排除,最後龍蛙使用擁有透氣孔技術的牛皮紙包裝袋,在保證了米的保鮮呼吸和品質安全的同時,又實現了環保、可降解,不污染環境。
得益於對質量安全的常抓不懈和生產全流程的精益求精,2007年,龍蛙農業通過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綠色食品』認證。2008年,『龍蛙』成為黑龍江省著名商標。2012年,『龍蛙』成為望奎縣歷史上第一個『中國馳名商標』。2015年、2016年,企業連續兩年獲評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參展農產品金獎。
程監理『龍蛙模式』安全可追溯
經過10餘年的潛心探索,龍蛙農業在土地流轉、食品安全可追溯、生產全程監理等環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龍蛙模式』,企業也收獲了越來越多的認可與榮譽。2013年,龍蛙農業榮獲國家工商總局授予的『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稱號。2014年,獲評『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同年11月3日,龍蛙農業在新三板成功掛牌,成為我省首家新三板掛牌的農業企業。隨後,龍蛙提出了打造綠色、有機、安全、有標准、可追溯的『中國好食品』的理念,闊步走上了由傳統農業昇級為『智慧農業』、『可追溯農業』、』定制農業』的轉型之路。
記者在龍蛙農業了解到,龍蛙投入3000萬元運作了全國首個『寒地黑土農業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在實行優良稻種覆蓋、肥藥品種和施用標准等生產鏈條安全統一的基礎上,實現了從春天一粒粟到秋收萬顆子以及加工配送的全過程可追溯。在每袋龍蛙大米上,都印著唯一的二維碼『身份證』,消費者可通過掃描二維碼或在龍蛙官網查詢,了解到每一粒大米從育種到配送的『前世今生』,實現了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管控。與此同時,龍蛙農業還制定了《龍蛙『中國好食品』發展規劃》,提出了綠色、有機、安全,有標准、可追溯的『中國好食品』的標准,其中部分指標甚至高於歐盟標准。
龍蛙農業營銷中心經理姜世群介紹,為了保證龍蛙大米的品質,龍蛙還每年出資270萬元專門聘請第三方種植監理公司,運用先進智慧農業管理模式全程監督、管理和指導合作社土地耕作、土地經營和農機使用保養等環節。也使訂制消費者能通過互聯網或手機全程監控產品育種、種植、田間管理、生產加工、儲存運輸、產品上架的全過程,真正吃上放心米。
經過4年可追溯體系建設後,2017年9月,來自北京、上海、蘇州、雲南等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內就將該基地今年可產的7000噸有機大米訂購一空,2017年10月,龍蛙大米以標准化種植、過硬的品質成功入選首批『中國好糧油』。同年12月,龍蛙農業正式進入IPO輔導期,進入『上市時間』。
情系黑土多重分紅助民增收
作為從望奎縣富饒鄉一個貧窮的莊稼院裡一路走來的農業企業家,翟清斌始終很接『地氣』。二十多年糧食行業的豐富經驗讓他對市場發展有很強的前瞻性。回報鄉情的黑土情懷又讓他在土地流轉的過程中能夠清晰了解農民的訴求,努力讓農民在與企業合作過程中得到真正的收益。
『加入合作社的農戶,合作社按每畝600元價格一次性支付三年的土地租賃費。確定畝產700斤為底數,超產部分再按農企6:4進行超產分紅。土地入社後農戶願意繼續種植的,給予每畝533元種植費,不願種植的可到企業就業,保底月薪1700元,實現了農民變農工。合作社將農戶自有農機進行統一調配,每臺每年每畝可增收260元機耕作業費。最後在銷售收入中,再拿出每畝100元的紅利返給農戶。』翟清斌介紹,通過這種創新的『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復合型生產經營模式下的多層次多類別分紅,龍蛙農業每年帶動周邊農民增收2000多萬元,幫扶貧困戶119戶。
與此同時,龍蛙農業還不斷創新農村金融服務方式,幫助農民解決資金難題。2014年6月,龍蛙農業與哈爾濱銀行望奎支行聯合發起『龍頭企業+金融銀行+種養合作社及涉農組織』的創新金融服務模式。龍蛙農業帶頭成立『望奎縣紫丁香農民專業合作社協會』,以協會為紐帶,由哈爾濱銀行望奎支行為紫丁香合作社會員發放貸款5100萬元。2015年4月,為了幫助農民節本增效,龍蛙農業又開展起了金融和租賃業務,為彥林水稻種植等農民專業合作社簽發信貸額度4100萬元,為俊伍玉米種植合作社等涉農主體和農戶發放貸款2000多萬元,為先鋒鎮、火箭鎮等種植大戶提供各類農用機械76臺套,實現農機租賃收入96萬元。
除了幫助鄉親們鼓起了腰包,翟清斌更加重視文明鄉風的引帶和建設。每年,龍蛙公司都會評選孝老愛親明星,由翟清斌親手發放現金大紅包。只要有員工子女考上大學,公司都出獎學金。他組建的『林楓文化教育事業慈善基金會』,兩年來已助力80名『寒門學子』圓了大學夢。
2008年汶川地震5天後,翟清斌就帶著滿車的糧食出現在了地震核心區映秀鎮,讓那裡的災民吃上了第一碗來自省外的『愛心米』。得知全國『最美孝心少年』、望奎四中學生高雨欣一家租住在簡陋的平房時,翟清斌慷慨解囊10萬元為她家買了住房,又給雨欣媽媽租房做燒烤生意,不但圓了雨欣一家祖孫三代的安居夢,還解決了長期收入問題。
區域整合打造『中國大米第一品牌』
作為龍江企業家,翟清斌一直對龍江大米『質優價不優』忿忿不平。『龍江大米早已是全國人民心中「好吃大米」的代名詞,但多年來卻一直因品牌泛濫、市場辨識度差難以形成價格優勢,整體效益很低。大多數消費者只知「五常大米」、「方正大米」等地域品牌,卻不知到底該買哪一種品牌的商品。因此,我的奮斗目標就是用龍蛙15年積累的生產標准、市場信譽、品牌優勢和營銷渠道,對我省的水稻優勢種植區域進行整合,打造中國大米第一品牌!』翟清斌眼神堅毅地告訴記者。
經過五年的市場調研,今年4月15日,由省農委主辦,望奎縣委縣政府協辦的首屆龍蛙農業整合優勢區域品牌戰略研討會在龍蛙公司體驗中心召開,正式拉開了龍蛙的區域整合大幕。龍蛙公司在15天內就與五常、方正、延壽、慶安、海倫等優質大米產區簽訂了5萬畝龍蛙水稻種植基地建設協議,加上原有望奎縣5萬畝基地,共整合10萬畝優勢區域土地打造龍江優質米。『未來無論消費者想吃五常米還是方正米,都可以在龍蛙找到正宗、優質的產品。』翟清斌自豪地說道。
率先與龍蛙簽訂合作協議的方正縣富民糧食產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徐迪告訴記者,以前他們村裡是286戶農戶分散種植20多個品種的水稻,這次和龍蛙合作後,將變成21個種植大戶統一種龍蛙要求的品種,並且是龍蛙提供種子、化肥和育秧大棚。省農委副主任李連瑞在簽約儀式上表示,不賣水稻賣大米是實現龍江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必然選擇。但龍江大米多年來始終面臨品牌雜、標准不統一、供應鏈短三大短板,因此打造優勢大米品牌,小船借大船出海勢在必行。
9月2日,『第二屆龍蛙農業金秋開鐮節暨新米簽售大會』在龍蛙望奎基地舉行。來自山東、上海、深圳等全國各地大型企業的幾十名代表走進了龍蛙農業位於五常、方正、延壽和望奎的水稻種植基地,將10萬畝龍蛙基地2019年預產出的大米訂購一空,這也標志著龍蛙的區域整合實踐首戰告捷。國安社區(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曉芳在認真參觀了基地,興衝衝體驗了開鐮收割後對記者說,我們的目標就是要為服務客戶打造放心生活,龍蛙大米的良好品質非常符合我們的要求,因此我們明年還要進一步擴大訂購面積。
談到未來,翟清斌透露,龍蛙的有機溯源大米基地面積明年將擴至20萬畝。龍蛙正以構建中國安全農業大基地為目標,以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為道義,用奮發昂揚的創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的金牌品質譜寫打造『中國大米第一品牌』的輝煌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