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3月4日訊 2018年,黑土地大糧倉克服諸多不利因素創出了糧食總產1501.4億斤的好成績,實現『十五連豐』,糧食總產量連續8年居全國第一,凸顯了黑龍江作為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作用。
2016年以來,我省主動調減非優勢區玉米種植面積3900萬畝,以穩糧、優經、擴飼為目標,充分發揮各項惠農政策的導向作用,引導廣大農民積極調整種植結構。2018年創新實行耕地輪作試點和生產者差異化補貼機制,積極推進井灌稻區水稻休耕試點,全省大豆播種面積恢復發展到5351.6萬畝;玉米播種面積9476.7萬畝;水稻播種面積5674萬畝,比上年略有減少。發展鮮食玉米、蔬菜、食用菌、馬鈴薯等高值高效作物面積2000萬畝。
我省在優化農業種植結構的同時,不斷提高水利化、機械化、科技化水平,以良種、良法、良機、良技相結合,強化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現代農機裝備建設、農業信息化建設,大力挖掘糧食增產潛力。通過推廣大豆大壟密植、45厘米小壟密植等栽培技術模式,提高技術到位率,大豆單產水平明顯提昇。全省建設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協同創新體系15個,重點模式化栽培技術推廣面積1.95億畝次,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7.1%,良種覆蓋率保持在98%以上,主要農作物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作業。
責任編輯:李玥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