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18日訊 『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優勢明顯,中藥資源豐富,中藥產業基礎好,創新能力較強,中醫服務水平較高,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眾健康意識的增強,中醫藥事業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15日至17日,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完善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政策和機制』專題調研組到我省調研,充分肯定了我省中醫藥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我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在與調研組成員的座談交流中表示,目前我省在中醫藥技術創新平臺、人纔培養、產品開發等方面還存在政策性和機制上的瓶頸,需要國家給予支持解決。
加大重點實驗室、北藥開發利用支持力度
『我省雖然已建設了一些國家層面的創新平臺,但和中醫藥發達省份相比,全省整體創新平臺數量偏少,科技研發創新能力不能很好適應中醫藥大發展的緊迫需求。』省科技廳副巡視員王建超介紹說,近年來,我省整合各類創新平臺優勢,全力打造中醫藥公共技術創新平臺建設,目前正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議國家加大對我省中醫藥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的支持力度,在政策、資金、研發隊伍建設、人纔交流方面給予更多幫助。
同時,省科技廳還提出,希望國家加大對我省特色北藥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的政策支持,針對藍靛果等未列入《藥典》的我省特色資源,尚無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力爭打通我省北藥特色資源向食品產業化開發的技術瓶頸和政策通道;針對五味子等已列入《藥典》的北藥資源,爭取向國家衛健委申請擴充藥食同源目錄;借鑒吉林省人參、短梗刺五加列入國家『既食既藥』名錄的成功經驗,推動我省北藥資源綜合開發和利用,帶動我省農業、醫藥、健康產業融合發展。
建立人纔培養『立交橋』為精准服務提供智力支橕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副校長郭宏偉認為,高等中醫藥院校絕大多數為地方院校,可利用的國家和部委層面的辦學資源與『政策福利』很少。為此,建議進一步重視中醫藥高等教育,培養新時代一流中醫藥人纔。『可根據目前國家高等教育整體發展的形勢,以省部共建為平臺,在雙一流和新醫科建設工作中給予較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將對高層次中醫藥人纔培養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為黑龍江中醫藥事業發展下出先手棋。』
『中醫藥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對地方經濟發展的作用越來越顯著,但中醫藥開發利用及產業化存在水平偏低,創新能力不強,人纔隊伍結構不合理,體制機制不完善等問題,根本原因是中醫藥人纔鏈與中醫藥產業鏈對接不精准,中醫藥院校人纔培養不能更好地適應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需要。』
郭宏偉建議以崗位需求為引領、成果效能為導向、專業證書和崗位專設為前提,調整中醫藥人纔培養結構,建立中醫藥人纔培養『立交橋』,精准服務中醫藥事業發展。
發展中藥延伸品提昇質量標准和安全性指標
我省中藥工業開創了東北制藥先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重要工業發展,在各項政策、資金的扶持以及企業、市場的帶動下,我省中藥產業發展穩中有進,形成了一定的產業基礎。『盡管我省中藥工業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但整體規模不大、品牌效應不高、企業競爭力不強等問題仍然突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王冰解釋說,我省還未形成如雲南三七、吉林人參等地域性品牌,中藥龍頭企業在全國排名靠後,與中藥大省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為實現我省中藥工業高質量發展,省工信廳提出,建議在國家層面從兩個方面給予支持:一是國家提昇中藥延伸品的質量標准和安全性指標。積極發展中藥保健品、藥食同源食品等中藥延伸品,保障人們對高質量中藥保健產品的需求,保證供需精准對接不錯位,大力支持中藥企業打造現代化中藥產業鏈體系。二是國家盡早放開中藥配方顆粒生產試點、上市許可人試點等政策,或將我省納入試點范圍,並對療效確切、質量穩定的中藥注射劑品種解除或放寬限制,推動中藥工業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