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走龍江大地 看今昔巨變】民企『東風』助老工業區煥發新活力
2019-09-02 10:39:15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英鑫 莊園 王原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寫在前面的話——

  壯麗七十年,奮斗新時代。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龍江自強不息!

  站在時間的節點上回望過去,70年來,龍江大地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滿載榮光的『共和國長子』,到正在走向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東北老工業基地;從昔日人跡罕至、泡澤密布的北大荒,如今成為舉世矚目的『中國大糧倉』……廣袤黑土地上,一代代勤勞質朴的龍江兒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砥礪奮進,譜寫了昂揚向上的時代篇章,與共和國同頻共振,高歌猛進。

  為時代放歌,為歷史畫像。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到來之即,東北網啟動了『走龍江大地,看今昔巨變』大型融媒體系列報道活動。三支全媒體采訪小分隊誓師出擊,在這個分外涼爽的北國盛夏,走向正生機勃發的黑土地。我們將牢記新時期媒體的初心與使命,增強腳力、眼力,用腳步去丈量這片土地上的每一道成長年輪,用鏡頭和筆端去感知時代的體溫,觸摸發展的脈動;我們將發揮媒體融合的威力,增強腦力、筆力,用全新的視角和現代化的傳播載體,撫今追昔,用鮮活的事實、生動的數據展現滄桑巨變,描畫龍江人史詩般波瀾壯闊的畫卷;我們將帶著深深的敬意和思索,去探尋和發掘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起源和生動實踐,那一定是鼓點鏗鏘,蕩氣回腸!

  跨越千山萬水,仍在跋山涉水。再一次出發,是為了不忘昨天,無愧今天,更是為了無限美好的明天。我們將揮灑激情和汗水,濃墨重彩謳歌這片熱土,為龍江加油!為新中國七十華誕獻禮!

  題:【走龍江大地看今昔巨變】民企『東風』助老工業區煥發新活力

  東北網記者:孫英鑫 莊園 王原龍

  視頻:王原龍

  84歲的鄧庭芳是原佳木斯造紙廠的機械總設計師,25歲從廣州來到佳木斯,在造紙廠度過了自己的青春歲月。

  『當年我們的綜合制漿造紙和造紙用網是「一五」期間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中的兩項,老造紙人用不懈的努力,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變遷,也創造了造紙精神和造紙文化。』在造紙社區和老伙伴們下完象棋准備回家的路上,鄧庭芳對東北網『走龍江大地看今昔巨變』報道組這樣說。

從前造紙廠的老職工們每天進行著豐富的文體活動。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間,坐落於佳木斯市東風區的佳木斯造紙廠是國有大型一類企業,建廠初期投資1億3千萬,一度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造紙廠。如今,當年的職工已步入花甲之年,在造紙社區內,老人們有的打乒乓球、有的下象棋、有的唱京劇……東風區作為傳統老工業區,以一種新的方式煥發著活力。

佳木斯萬聯倉儲有限公司京東支線智能雲倉物流。

  與此同時,在這片區域內,以裝備制造業、醫藥化工業、農副產品加工業、林紙加工業、新材料產業為支柱產業的民營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在茁壯地成長,正逐漸成為東風區經濟增長的『主力軍』。

  在佳木斯萬龍實業有限公司,東北網『走龍江大地看今昔巨變』報道組看到,現代化的全自動糊箱機、水印印刷機等設備正在緊張運作,工人們正在以每天4萬個成品紙箱的速度為益海嘉裡、雙匯等大企業包裝紙箱需求提供服務。以佳木斯萬龍實業有限公司項目為代表的多家紙箱包裝企業落戶東風區,發揮了東風區紙制品制造的先進優勢,使造紙產業由林紙加工產業轉型為紙制品包裝、紙制品加工循環再利用產業,形成了造紙全產業鏈循環模式。

全自動的糊箱機正在對紙箱進行加工。

  『近年來,東風區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支橕。』佳木斯市東風區發展改革工信局局長王學禮對東北網『走龍江大地看今昔巨變』報道組說。結合區位優勢和產業特點,東風區委、區政府堅持工業強區、引資興區、項目立區、創業富區四大戰略,先後共謀劃了214個項目,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0項,且全部錄入國家重大項目儲備庫。

  為高質量服務項目建設,東風區有關部門深入實施專班包保推進服務工作機制,進一步梳理完善優化區級審批流程,加大金融服務力度,進一步強化聯企制度,實行部門包保、派駐聯企乾部等形式加強政企對接,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難題。切實解決企業群眾辦事在政務大廳與部門之間來回跑腿的問題。

原佳木斯造紙廠牌匾。

  如今的東風區,經濟增長的『主力軍』——民企就是最好的『東風』。未來,東風區將在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征途上進一步解放思想、迎難而上,努力創造更加輝煌的業績。

責任編輯:張廣義

【專題】走龍江大地 看今昔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