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慶市大同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被告當場履行給付義務,原告自願撤訴。
劉某無證駕駛未注冊的三輪車與李某駕駛的吉普車相撞。本次事故,劉某本應負全責,為了逃避追責,劉某的母親在事故現場立即倒地與劉某一起上演了一場『假摔大戲』,不但如此,劉某還向李某索要賠償。在場的人見狀立即將劉母送至醫院,檢查身體是否受到損傷。在劉母住院期間李某多次探望並要求商討事故賠償問題,劉母及劉某女兒劉小某均不予理睬。
劉小某揚言:『我媽都讓你撞壞了,這個責任誰來負,我們還要管你要損失賠償呢!』李某也不甘示弱:『現在是法治社會,事到如今已經不是幾千塊錢的事情了,我就要看看到底誰有理?』
李某一怒之下將劉某告上了法庭。

主審法官初步了解案件情況後,細心詢問了劉母的身體情況。經和原、被告幾次面談與電話溝通,法官發現了雙方的焦點所在。
原告李某稱咽不下這口氣:『他們把我車撞了,還假裝摔倒要求我賠償,我好心送去醫院事後再談賠償,他們卻置之不理,沒有天理了嗎?』她只想用法律武器為自己討個公道。對於被告劉母來說,法律意識相對薄弱,遇到事情怕擔責,怕賠償,想通過『耍花招』蒙混過關。法官三番幾次給原、被告致電,進行庭前調解。

起初,雙方情緒都較為激動,法庭秩序也很難控制。在法官的積極努力下,采取背對背調解、背對背溝通的方式破解雙方爭議焦點,並明法釋理,說明案件的成敗利害,被告劉某及劉母終於想明白,同意賠償原告損失。原告李某得知劉母態度轉變,她的心也立即變軟了:『法官,我來時就說現在不是錢的事,就想要討個說法,既然他們給我賠禮道歉了,我們就都各退一步。』
經原、被告雙方協商一致,被告劉某當場履行給付義務,李某隨即自願寫下了撤訴申請書。至此,這起交通肇事糾紛案件終於塵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