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發展史中,龍江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前赴後繼、頑強奮斗,不斷奪取革命、建設、改革的重大勝利,在黑土地上書寫了人類發展史上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
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大型融媒體報道活動
《百名主播講黨史》啟動
100位龍廣電主播
走進紀念館、革命遺址
講述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奮斗故事
追尋黨的光輝足跡
傳承龍江優秀精神






三江抗戰『紅色記憶』
龍廣電主播張殿君
為您講述三江抗戰的『紅色記憶』
在中華民族抵抗外來侵略的所有戰爭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第一次取得偉大勝利的戰爭,其中,東北抗日聯軍艱苦卓絕的斗爭,則是這部壯麗史詩中最慘烈、最令人動容的篇章之一。以佳木斯為中心的三江抗戰,是東北抗日游擊戰爭乃至全民族抗日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英雄的三江兒女不屈不撓、赴湯蹈火,與凶殘的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14年的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在佳木斯市抗聯雕塑研究中心,100多件雕塑作品,將人們帶回到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關東軍悍然進攻沈陽東北軍第七旅駐地北大營,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整個東北戰火四起,生靈涂炭,然而日軍萬萬沒有想到,在後撤的東北軍之外,另一股強大的反抗力量,正如疾風暴雨般襲來。三江地區各個階層的愛國人士紛紛自發地組織起來,投入到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偉大斗爭中,湧現出一大批仁人志士,佳木斯保衛戰、太平川戰斗、土龍山農民暴動等一系列戰斗,掀起了三江抗戰的第一個高潮。由於缺乏統一領導,自發組織的義勇軍、山林隊等抗日力量漸漸歸於沈寂,但他們的精神極大地鼓舞了三江人民,特別是他們的餘部,後來大多成為共產黨所領導的人民革命軍、東北抗日聯軍的一部分。

1932年10月以後,三江地區的抗戰進入到自覺抗戰階段。中國共產黨關於全民族抗戰的政治主張逐步產生了影響,中國共產黨在號召民眾團結一致驅逐日本侵略者的同時,也創建和組織了反日游擊隊,與日本侵略者進行面對面的斗爭。當時的三江地區,主要有湯原游擊隊、饒河游擊隊和密山反日游擊隊3支武裝力量,後來,這3支反日游擊隊分別成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和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的骨乾力量,趙尚志、夏雲傑、李延祿等都是當時的代表人物。

1936年2月以後,中國共產黨關於抗日戰爭的政策和策略已經形成並日益完善,在黨的政策引領下,全國上下建立了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936年2月10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根據《八一宣言》提出了《為建立全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部決議草案》,決定統一全東北抗日軍隊的名稱,將東北各地抗日武裝先後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共11個軍。

這11個軍裡面,有8個軍戰斗在三江地區,在同日本關東軍的殊死戰斗中,一次斃傷200名以上日軍的戰斗,大部分都發生在三江地區的戰場上,同時,東北抗日聯軍的這8個軍加在一起是2萬多人,但是他們牽制了10萬餘日軍,為支援和配合全民族抗戰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上,東北戰場是中華民族抗戰的第一個戰場,首先拉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以三江地區為主戰場的東北抗日游擊戰爭,則開啟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先聲。三江地區的軍民英勇頑強的生死苦斗,也將永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史冊。

觀看更多『紅色足跡』
請登錄『極光新聞』客戶端
『黨史學習』頻道
我們一起打卡學習吧!
長按識別二維碼

選擇『黨史學習』頻道
點擊『紅色印跡』欄目

聆聽黨史故事
感受百年風華

重溫紅色記憶
傳承紅色精神
打卡紅色教育基地
一起學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