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這裡,是百年中東鐵路的交匯點;
這裡,是中國工運接觸馬克思主義最早的地方;
這裡,是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建立第一個黨組織的城市;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通過中東鐵路的傳播,讓松花江畔的哈爾濱感受到了共產主義的氣息。無數中國革命的先行者們,經由這裡前往十月革命聖地,由此形成了一條從中國東北通往蘇聯和共產國際的『紅色通道』。這條紅色之路拓寬了馬列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渠道,密切了共產國際與中共的聯系,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發展,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回顧黨的奮斗歷史,謳歌黨的光輝偉績,東北網推出系列特別報道《北方往事:『紅色通道』尋訪記》,以此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北方往事:『紅色通道』尋訪記|紅色交通線的重要節點——綏芬河
東北網6月7日訊(記者 陳顯春 付巍 許諾 劉楠)進入綏芬河,街上商鋪牌匾標識上的俄文逐漸多了起來,時刻提醒著這裡是一座中俄邊境城市。如今,這裡高樓林立、道路寬廣,充滿異域風情。讓大家不自覺地想起百年前的中東鐵路和『紅色交通線』。
綏芬河是『紅色交通線』東線中國境內的最後一站。從這一站,很多進步人士和共產黨人秘密步行或者乘車進入當年的蘇俄,奔赴共產國際。也正因如此,『秘密交通線』在這裡留下的遺跡、紅色故事頗為傳奇。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近郊茲維尼果羅德鎮『銀色別墅』召開,這是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在重大歷史關頭召開的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也是中共歷史上唯一一次在境外召開的全國代表大會。中共六大期間,綏芬河成為中共代表來往於莫斯科的重要通道。

中國面臨著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我們142名代表該怎麼到莫斯科去?綏芬河市委史志研究室主任、市檔案館館長王玉富介紹,代表們在四月下旬開始分批從上海出發,持續到五月份,一百多名代表陸續到達哈爾濱,由哈爾濱再分頭向東、向西經過綏芬河或滿洲裡,到達遙遠的莫斯科參加黨的第六次代表大會。
由於當時國內正處於極為嚴重的白色恐怖中,很難找到一個安全的開會地點,從1928年4月下旬起,瞿秋白、周恩來等中央領導和100多位參加六大的代表相繼分批秘密前往莫斯科,而綏芬河、滿洲裡等地下交通站也成為接送六大代表出入境的秘密通道。

通往莫斯科的路有幾條?綏芬河市委史志研究室主任、市檔案館館長王玉富介紹,大致有陸上和海上兩條路可以通往莫斯科:陸上線路,主要是通過中東鐵路前往目的地;海上線路,實際上是先海路後陸路,是指從上海乘輪船到大連或蘇聯的遠東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再轉乘西伯利亞鐵路前往莫斯科。其中,乘船或火車到大連,然後乘火車到哈爾濱之後,再分東線、西線。東線是往東走牡丹江方向,從綏芬河進入蘇聯境內,經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哈巴羅夫斯克(伯力),由西伯利亞到莫斯科。西線是從滿洲裡過境,經赤塔、西伯利亞鐵路到達莫斯科。
中共六大結束後,六大代表分批先後回國。一部分代表從莫斯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經綏芬河回國,還有一部分代表由滿洲裡或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後經海路回國。

撫今追昔,中共六大客觀而真實地記載著中國共產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過程。這次大會總結了大革命失敗以來的經驗教訓,對有關中國革命的一系列根本問題作出了基本正確的回答,為推進中國革命的復興和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中共六大後,中國革命出現了復興和發展的新局面。
王玉富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以後,綏芬河接待了出入邊境到莫斯科去求學、探尋革命真理的革命先驅不計其數。作為紅色國際通道的重要節點,綏芬河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綏芬河紅色秘密交通線是中國革命史上形成最早、存在時間最長的秘密交通線之一,是東北紅色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和橋梁。在風雨飄搖的年代,見證了中共六大召開前後代表們為了革命事業,在白色恐怖中往返國境的英勇無畏和義無反顧,也承載了中國共產黨人追尋革命真理、拯救民族危亡的光輝歷程。
如今,綏芬河這條昔日的紅色秘密交通線正擔當起『一帶一路』倡議下對外經貿口岸的歷史使命,構建起『一帶一路』東出西聯的陸海通道,發揮綏芬河對俄經貿橋頭堡和樞紐站的作用,續寫著對俄口岸的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