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個社交平臺上線IP屬地功能,當用戶留言評論後,會綴有『來自哪裡』的顯示,目前國內IP顯示到省份/地區,如果用戶在國外,則顯示到國家,用戶無法關閉該功能。
隨之而來的,是一些可以提供IP地址修改服務的商戶火了。記者搜索電商平臺發現,一些商家月銷售量超過1000,靜態IP修改服務一個月只需要30元。那麼這種修改服務是否存在風險?法律上如何認定?
IP代理包月服務 價格幾十元可提供全國甚至海外地址
在電商平臺或網絡搜索,提供IP代理服務的商家有不少:一般代理靜態IP的包月服務價格在30元到50元左右,代理動態IP包月價格80元到120元左右,每個賬戶在同一時段內只能供一臺設備使用。
更換IP屬地是如何實現的?一位技術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分配的IP地址大概率可以查到具體所在的一個區域,包括我們用的4G的Sim卡以及WiFi,都會和對應的一個IP地址關聯。修改IP地址本質上就相當於你在跟一個網絡服務商建立通訊的時候,加了一個中間人過濾了。』
該技術專家表示,如果用戶選擇靜態IP修改,那麼在後續使用過程中,就會一直顯示一個地區;如果選擇了動態IP修改,在不同時間內,屬地還將顯示不同區域。
惡意使用IP代理是在規避法律監管
在技術專家及警方看來,個人為了打造『人設』更改屬地,是代理IP最簡單的功能,如果代理IP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帶來巨大風險。
很多不法分子利用代理動態IP,變換境內不同地區登陸IP地址,用各種虛假服務器地址傳播謠言、實施詐騙、涉黃涉賭等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來逃避警方打擊。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還有很多社交平臺賬號運營者,會通過篡改IP地址刷評論、刷留言來『養號』。
惡意使用IP代理服務給國家的網絡安全管理帶來麻煩。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這種服務是對公眾知情權的一種誤導,是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規避法律監管。『網絡實名制就是你的真實身份認證制度,每一次登錄,你的IP地址是相對應的。如果把它用來違法犯罪,比如現在有一些詐騙信息、謠言信息等,都是通過更改IP的方式讓你去相信,那麼在技術上要給它做出一個反制措施。』
IP代理服務可能涉及刑事犯罪 不要隨意購買 安全性無法保障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雲嘉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表示,對於賣家來說,提供此類代理服務可能會涉及刑事犯罪,『比如對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刪除修改或者乾擾一些功能,對於計算機信息系統中存儲處理或者傳輸的數據進行修改和刪除,造成計算機信息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後果嚴重的是涉嫌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
公安機關提示用戶,不要隨意購買所謂更改IP的服務,這些服務的安全性無法得到保障。多人同時使用同一通信隧道,讓一些用戶具有私有屬性的支付信息和個人隱私時刻處於裸奔狀態,具有極大的網絡安全隱患,應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