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沈。』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10月1日起,東北網策劃推出『我和我的家鄉』系列報道。對一直工作、生活在黑龍江的平凡人,對他們不平凡的生活,進行全方位的掃描、刻畫和挖掘,感受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建設家鄉的堅定信念,以及對家鄉的深沈熱愛和深情告白。
東北網10月7日訊(記者 楊帆)『我爸是火車司機,我也是火車司機。』哈爾濱鐵路局三棵樹機務段的孔祥海說。提起運用一車間的孔繁明、孔祥海這對父子,鐵路職工無不交口稱贊。『我爸今天上班,我這剛下班回來,盡管一個車間,但都在家的時間也並不多。』孔祥海告訴記者。
『記得當年,我從部隊轉業就到鐵路部門工作,一乾就是這麼多年。我的父親也是一名老鐵路人,對鐵路有情懷,對家鄉有情感。』今年57歲的父親孔繁明是運用一車間第一車隊的一名機車乘務員,承擔哈爾濱至沈陽北間直達列車的牽引任務。作為一名從事乘務工作多年的老師傅,孔繁明對於自己的工作早就有了一套心法,除了牢記各項規定外,孔繁明在每次退勤後還抽出時間總結本次乘務作業的不足,為自己的下一次出勤做好准備。多年的經驗讓孔師傅成為了第一車隊數一數二的技術能手,並且孔師傅深知光有技術還不是一個合格的機車乘務員,因此,在每一次的機車檢查作業中,他都一絲不苟,不漏查任何一個小項點,不錯過任何一個小危險。當問及孔師傅為什麼可以這麼多年來都細心工作、認真檢查時,他說:『作為一名客運列車機車乘務員,我的作業標准就是後面數千名乘客的安全保障,今天我因為粗心大意漏看一個地方,明天就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事故傷亡。』

鐵路『父子兵』孔繁明與孔祥海。
兒子孔祥海今年27歲,是運用一車間第二車隊的一名機車乘務員,承擔哈爾濱至齊齊哈爾間的乘務作業。作為一名老機車乘務員的兒子,從小就深受父親的影響,大學畢業後選擇進入機務段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客運列車機車乘務員,進入運用一車間與父親成為了朝夕相處的同事。在提到父親時,孔祥海表示既然作為一名機車乘務員的兒子,自然要延續父親的優秀習慣,在乘務作業中,孔祥海對自己要求嚴格,力爭完美,在成為司機後的一年工作中,孔祥海沒出現過一次失誤。
2021年的夏天,南方連續降雨,列車大面積晚點,老孔走班三天沒回家。第四天老孔回到家後卻沒看到小孔,打電話詢問得知小孔因為晚點也無法准時回家。像這樣的聚少離多,在爺倆之間是一種家常便飯。
『在家鄉生活這麼多年,習慣了這裡的一切,去過很多地方,依然覺得家鄉最美。』孔繁明說,他的兒子孔祥海也和他一樣,愛著這方土地,堅守這份職責。在這個『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新時代,他和兒子既是守望相助的親人,亦是並肩作戰的戰友,他們用自己的標准作業保證了數百趟列車的行車安全,也守護每一個家庭的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