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是中國最大的優質大豆生產和供給基地,常年大豆種植面積佔全國的40%以上,商品率達80%以上。今年黑龍江省穩糧擴豆,新增大豆種植面積超1000萬畝,多地單產創歷史新高,墾區八五四農場大豆單產達到622.4斤,創造了黑龍江省高寒地區旱作大豆百畝攻關田的歷史記錄。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但是長久以來,進口大豆一直佔據我國大豆總需求的8成以上。為了提昇大豆自給率,今年,黑龍江省實施大豆產能提昇工程,通過農技改良、選育優種、新式農機應用等多種方式全面提昇大豆的產量。今天,記者為您揭秘黑龍江大豆背後的豐產密碼!
『五良結合』為大豆高產保駕護航
黑龍江省黑河市是我國大豆種植面積最大的地級市,今年黑河市大豆種植面積1569.3萬畝,比上年增加314.1萬畝。通過良種、良田、良法、良機、良制五良結合,黑河市進一步挖掘大豆的綜合生產能力。當地調整部分地區的大豆種植模式,推廣大豆大壟密植種植技術,種植前展開深松整地、測土配方施肥作業,縮小植株行距、提昇土壤有機質,同時通過播種機精密的田間作業讓植株分布更加均勻,從而實現了大豆的優質高產。今年,黑河市的大豆平均單產達到312.8斤,畝均增加19.8斤,增長6.8%。
在黑龍江墾區八五四農場的一塊高產競賽田裡,農業專家和工作人員正在對收獲後的235畝大豆進行測產,結果顯示,這一地塊畝產大豆622.4斤,創造了黑龍江省高寒地區旱作大豆百畝攻關田的歷史記錄。今年,八五四農場大力推廣標准化栽培技術模式,使用高產新品種和農機農藝集成配套技術。『良田、良種、良法、良機』的有機結合不僅讓高產田單產破紀錄,也實現了常規生產田畝產420斤以上的產量目標。
打造大豆種業優質芯片
種子是農業發展的『芯片』,優質豆種是大豆高質高產的基本保證。近年來,黑龍江省大力開展種業創新工程,圍繞關鍵核心技術進行攻關,在黑龍江省農科院大豆種業研發中心,科研人員正忙碌地對試驗田收獲的大豆品種開展試驗檢測,針對不同地區種植特點,科研人員已經陸續研發出包括高產、高蛋白、抗鹽鹼、抗線蟲、抗病抗逆在內的幾十個新品種。部分審定的新品種已經在黑土地中進行了試種,在研發中心的試驗田中,高產高蛋白的新品種大豆結莢50個左右,甚至有一株結莢149個,種植成果遠超預期。
黑龍江省大豆育種已經走過了近70年的歷程,培育大豆品種500多個。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大豆研究所研究員欒曉燕介紹,『黑農號』『合豐號』『綏農號』『黑河號』等系列大豆品種享譽國內外,覆蓋全省大豆種植面積的70%—80%,使黑龍江大豆平均產量從80千克/公頃提高到130千克/公頃,為黑龍江省乃至全國大豆的產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近年來,黑龍江省黑河市還相繼建成大豆院士工作站、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黑河成果轉移轉化中心、中國農科院黑河大豆研究中心,6個縣(市、區)中有4個成為國家區域性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國家制種大縣,供種量佔黑龍江大豆種子市場份額50%以上。目前,黑河市有五大連池市、北安市、嫩江市3個國家區域性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大豆種子基地面積240萬畝,精選良種達到36萬噸,是全國最大的大豆良種集散地,黑河市自主培育大豆品種累計數量達到214個。
黑龍江省是我國的糧食生產大省,是維護我國糧食安全的壓艙石。今年黑龍江省堅持早啟動、快動員、強指導、緊調度、抓安全、促增收,糧食作物實現了應收盡收、顆粒歸倉。目前,黑龍江省大豆收獲已經基本結束,總產有望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