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建在邊境線上的流動科普長廊
2023-10-31 08:16:4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李雪嬌 彭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0月31日訊 為推動邊疆群眾科學素養加快提昇,助力鄉村振興,近日,省科協開展的以『科技賦能興邊富民打造邊境線上的流動科普長廊』為主題的科普大篷車邊疆行活動圓滿收官。

  該活動集中組織我省8個市(地)所轄14個邊境縣,發動20輛科普大篷車,歷時3個月,覆蓋我省沿邊境線66個鄉鎮的中小學校、村屯、社區、軍營、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152處群眾活動場所,累計行駛裡程達1.63萬公裡,實施流動科普服務120次,受益群眾達3.3萬人。

  『太逼真了,感覺各種動物正向我撲來。』在科普志願者的指導下,漠河市興安鎮古城村村民楊立軍佩戴紅藍眼鏡體驗3D虛擬動感神奇。活動中,大家觀看智能機器人跳舞,體驗聽話的小球、讀眼有術等科普設備,讓村民們近距離感受科技的奇特魅力。

  科普大篷車邊疆行活動以群眾科普需求為導向,以科普大篷車為載體,以邊疆、偏遠地區為重點活動區域,統籌活動、科普、志願服務資源,協調聯絡科學素質綱要成員單位,持續構建科普大篷車志願服務隊省市縣三級聯動機制,積極謀劃設計,精心組織實施,不斷拓展活動內容,紮實做好科普服務。活動通過三維立體科普展板、現場實操體驗科普儀器、觀看科普機器人表演等多種寓教於樂、喜聞樂見的方式,讓邊疆群眾『零距離』感受科技魅力。活動面向邊疆群眾發放《科學種植知識手冊》《科普圖書》《防災減災科普常識》等各類科普宣傳材料近7萬份,宣傳了防災減災、科學種養、健康飲食、疾病預防等多方面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科普知識。

  『科普大篷車隊邊疆行活動深受群眾喜愛,大家希望這樣的活動多開展、常開展,讓科技在邊疆地區落地生根發芽。』蘿北縣科普網格員、科普大篷車科技志願服務隊黨員志願者徐仁波說。

  畫圖、選底襯、剪制、粘貼……一個小巧的魚皮掛件在俄羅斯學生瑪莎的手中制作完成,她開心地說:『我一定要帶給我的家人看看。』在饒河縣,中俄青少年在科普大篷車邊疆行活動中,學習了赫哲族魚皮畫的制作工藝,感悟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深厚魅力。參觀並操作體驗了平衡儀、懸浮燈泡等集科學性、趣味性、互動性於一體的科普互動儀器。中國學生何昕純說:『播放的宣傳片、3D展板,讓我耳目一新,我還和俄羅斯小朋友一起做了樂高機器人,希望有機會還能參加這樣的活動。』

  密山市科協科普大篷車邊疆行服務隊來到邊防某部進行科普活動。指戰員深有感觸地說:『此次活動不僅豐富了我們的文化生活,也使戰士們對科學技術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我們將牢記使命,深入推進科技強軍,以實際行動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作為科普深入基層的重要形式,近年來,省科協組建了全省科普大篷車志願服務隊、科普大篷車紅色宣傳隊,設立科普大篷車黨員示范崗,充分發揮『科普輕騎兵』優勢作用,縮短科普公共服務的『最後一公裡』,實現了流動科普服務省域全覆蓋,先後開展『紅色百年路,科普萬裡行』等全省科普大篷車聯合巡展活動。十年來,全省科普大篷車累計行程174.5萬公裡,受益公眾達563萬人。

  下一步,省科協將繼續堅持價值引領,豐富活動內容,擴寬服務載體,充分發揮科普大篷車在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助力教育『雙減』,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在全社會推動形成崇尚科學的社會氛圍,積極推動興邊富民,促進產業振興發展,奮力譜寫科普助力創新龍江建設新篇章。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