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大興安嶺喜獲生態文明示范 『兩山』實踐地『雙國字號』
2023-11-01 08:09:35 來源:東北網-極光新聞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10月28日,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年會在濟南召開,生態環境部對第七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進行命名,大興安嶺地區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漠河市被授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

  大興安嶺地區高度重視生態保護工作,始終把生態擺在首要位置,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部,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自2021年在全省率先開展地(市)級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創建工作以來,以始終如一地堅守、永遠在路上的堅持,大力推進示范區創建工作,並將其作為打造踐行『兩山』理論先行地,建設綠色龍江、生態興安的具體舉措。

  生態制度逐步完善。編制形成《大興安嶺地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規劃(2022-2030)》頂層設計文件。建立了監督保障、考核評價、網格化管理、『雙隨機、一公開』和執法監管工作機制,構建形成了『黨委領導、人大政協監督、政府負責、環保督察、企業治理、公眾參與』的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

  生態環境不斷提昇。全區空氣優良天數比例99.5%,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排名全省排名第一;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均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城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全省第一;行政區域內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比例、城鎮和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100%;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率、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均為100%。生態質量指數(EQI)平均值82.84分,達到國家一類水平。

  生態空間更加優化。科學劃分城鎮、農業、生態等空間布局,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制定實施《大興安嶺地區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准入負面清單》,全面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劃分優先保護、重點管控、一般管控3類37個環境管控單元。

  生態經濟綠色低碳。堅持以高水平保護助推綠色高質量發展,全力推進『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價值轉換。大力發展以寒地生物、寒地測試等生態主導型產業,明確了生態主導型產業發展方向、規劃布局、具體實施內容和重點建設項目。綠色低碳水平不斷提昇、產業逐步優化昇級。全區單位GDP能耗、水耗和碳排放分別相較2019年下降8.6%、23.6%和1.7%。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生態產業的主導地位和綠色生產方式基本形成。

  生態文明深入人心。通過『興安環保』微信公眾號、廣播電視等方式推進網上宣傳和環境信息公開。利用『世界環境日』等環保紀念日,組織開展環保公益活動和生態建設主題宣傳活動,推動生態環境保護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全區黨政領導乾部參加生態文明培訓比例達到100%,公眾生態文明建設滿意度達到99.09%,凝聚起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廣泛社會共識。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大興安嶺地區將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成為八萬裡巍巍興安最鮮明的特質、最靚麗的圖景。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