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黑龍江通過引入數字化管理、全面實施田長制等方式,保護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

在依安縣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的攝像頭,確保了對黑土地的實時監測與診斷評估。這種與中科院合作的全光譜成像相機,更是為保護黑土提供了厘米級的遙感數據。

依安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周宏偉:
建立了全域智控平臺,將保護性耕作、種養循環、土壤健康、智慧管控等多項核心技術集成應用。
除了數字賦能,去年啟動實施的『田長制』,也在為黑土的持續發展『保駕護航』。在寶清縣夾信子村,各級田長,隔三差五就要到田間地頭看一看。李淑艷是夾信子村第五網格區網格長,負責耕地面積近1900畝。現在,她的工作重點是查看農田有沒有遭到破壞。

雙鴨山市寶清縣夾信子鎮夾信子村第五網格區網格長李淑艷:
我會把發現的情況,及時反饋給戶田長,戶田長也會及時地趕到地塊解決問題。
雙鴨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傳林:
建立起黑土耕地管護長效機制,使每塊耕地都有田長管理,真正實現了黑土耕地保護利用責任全覆蓋,確保了全市黑土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昇、生態得到改善。
黑土是不可再生資源,黑龍江黑土耕地面積佔東北典型黑土區耕地面積的56.1%。本周是『黑龍江省黑土地保護周』,黑龍江省開展了豐富多樣的宣傳活動,倡導提昇黑土地保護意識。

黑龍江省自然資源廳執法局局長陶佔強:
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建立完善耕地保護責任監管、通報掛牌、警示約談、線索移交等機制,形成一套打擊違法佔用耕地的組合拳。
責任編輯:李澄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