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這裡,是百年中東鐵路的交匯點;
這裡,是中國工運接觸馬克思主義最早的地方;
這裡,是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建立第一個黨組織的城市;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通過中東鐵路的傳播,讓松花江畔的哈爾濱感受到了共產主義的氣息。無數中國革命的先行者們,經由這裡前往十月革命聖地,由此形成了一條從中國東北通往蘇聯和共產國際的『紅色通道』。這條紅色之路拓寬了馬列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渠道,密切了共產國際與中共的聯系,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發展,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回顧黨的奮斗歷史,謳歌黨的光輝偉績,東北網推出系列特別報道《北方往事:『紅色通道』尋訪記》,以此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東北網5月10日訊 (記者 施曉東 陳顯春 王亮 許諾 霍梟涵 楊帆) 邊城綏芬河,有一棟被稱為『大白樓』的回字形小樓。『大白樓』歷經100多年的風霜,見證著綏芬河成為國際紅色通道的歷史紀事。
李大釗是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偉大先驅,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1924年10月,李大釗參加完在莫斯科召開的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後返回國內,曾在綏芬河『大白樓』住了一夜,後安全抵達哈爾濱,其間『紅色通道』發揮了重要作用。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中東鐵路從綏芬河向西延伸,在中國共產黨初創的歲月裡,綏芬河成為國際紅色秘密交通線的重要節點,成了一條連接中國和共產國際的紅色秘密交通線。1919年,共產國際就在中國設立了秘密交通站,中共二大後,為加強同共產國際的聯系,中國共產黨在綏芬河等地設立地下交通站。『大白樓』,曾是中東鐵路的鐵路公寓,也是共產國際和中共早期秘密交通線接待站。
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讓各國的共產主義者和進步人士紛紛前往蘇俄學習和考察。作為中東鐵路的重要樞紐,哈爾濱成為前往俄國的重要中轉城市。李大釗在好友鄧潔民的幫助下,將哈爾濱東華學校設為秘密接待站。


1924年6月,共產國際『五大』中共代表團准備赴蘇聯參加會議,李大釗任團長。同月11日,李大釗到哈爾濱後在東華學校等候代表們陸續到達。然後搭乘火車前往蘇聯,率中共代表團赴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第五次代表大會。
東北烈士紀念館研究員?佔軍介紹說,1924年10月,李大釗參加共產國際五大返回途中,就住在『大白樓』。當時還有很多早期共產主義者,也是經綏芬河出入境的,這麼多人次往返沒有出現安全問題十分不容易,這說明中共交通員與共產國際交通員之間已經銜接得很好了。
『大白樓』作為紅色通道的見證,將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一段歷史呈現在人們眼前。在綏芬河市秘密交通線紀念館館長黃萍的帶領下,記者來到李大釗在大白樓住過的房間。房間位於二樓,展出的有床、寫字桌、單人沙發等。床頭懸掛李大釗的照片和生平介紹,還有他撰寫的名聯『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這一聯擲地有聲的勉語,正是他自己一生革命奮斗的真實寫照。
1927年4月6日,李大釗在北京被捕入獄。他受盡各種嚴刑拷問,始終堅守信仰、初心不改,堅貞不屈、大義凜然。4月28日,李大釗慘遭反動軍閥絞殺,他高呼『共產黨萬歲!』英勇就義,犧牲時年僅38歲。
(責任編輯:王剛 王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