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聚焦高質量發展 為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貢獻智慧
2019-01-29 09:41:2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劉瑞華

  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既是對龍江振興發展提出的要求,也是為振興發展提出的新路徑。剛剛結束的黑龍江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更為營商好環境提供重磅利器,我省重塑營商好環境之路前景可期。

  一、勇於與營商環境先進地區對標

  發達地區的實踐證實,營商好環境是生產力,是競爭力,是發展潛力。確定對標先進地區的參照系。201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區,借鑒世界銀行標准,從衡量企業全生命周期、反映城市投資吸引力、體現城市高質量發展水平三個維度,初步構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可比較的指標體系,並在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選取22個城市進行了試評價,這項工作將在全國省會城市展開,2020年在全國地級市全面鋪開。從試評價結果看,上海、廣東、江蘇發達地區高居營商環境高指數榜單,是對標的對象,貴州、海南營商環境評價也很高,也是對標的對象。根據世行報告顯示,好的營商環境會使投資率提昇0.3%,GDP增長率提昇0.36%。

  總結對標地區可借鑒的經驗。一是主動對標國際標准。主動與國際標准對標是營商環境先進地區的共性特征。上海市對照世界銀行標准,在減時間、減環節、減費用上推出了一系列大力度的改革專項行動。廣東省對標世界銀行標准,提出開辦企業『3個程序、2個環節、5天辦成』,做到『只進1扇門』『最多跑1次』的總體目標。江蘇省對標世界銀行標准,提出了江蘇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由開辦企業、不動產交易登記、建設項目施工許可、用電報裝和納稅5項創業創新環境評價方面的指標,以及1項『不見面審批』方面的指標組成。二是優化營商環境要突出本地特色。《營商環境指數報告》顯示,進步最大、最快的是貴州的貴陽,主要是在招商引資方面取得成績較大。三是優化營商環境要持之以恆。海南打造國際旅游島的做法值得借鑒。從1988年建省,到2000年提出建設國際旅游島,是基於對自身資源優勢深入挖掘和對發展形勢的准確判斷。開始也沒有上昇到國家戰略那個高度,就是自己在慢慢地搞,持之以恆地圍繞這個目標在招商、建設,雖然發展當中走過一些彎路,但一直是把眼光放得很遠,一直在堅持地弄,最終我們看到的海南島在發展旅游上在全國乃至世界都是一流的。

  二、打好優化營商環境攻堅戰

  建立營商環境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營商環境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應當突出獨立性和專業性,避免淪為新一輪自上而下的目標責任考核。要突出以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為主的評價指標。建議省委省政府建立『季度通報、半年點評、全年考核』的工作機制,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成效』納入考核范圍。

  建立常態化營商環境調研機制。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我省優化營商環境政策也應當隨之調整。因此,建議成立營商環境專項調研小組,可委托高校、科研院所等第三方機構,定期深入企業開展營商環境專題調研,根據調研中反映的突出問題,對政策進行科學調整。

  制定我省優化營商環境行動綱要。重塑好環境要提高行動自覺。世界銀行的評價標准是國家的基本遵循,國家設立標准是我們各省的基本遵循,但是各省可以做行動計劃,各省的標准可以有差異性。建議我省盡快研究制定行動綱要,重點內容圍繞簡化企業開辦和注銷程序,簡化施工許可證辦理,方便企業獲得水電氣暖,方便企業辦理不動產登記,優化企業納稅服務,提昇企業對俄貿易和投資便利化,降低企業運行成本,開展縣域、國家級開發區營商環境試評價,降低企業獲得信貸難度和成本,提昇企業跨境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等方面進行。

  建立制度、化常態化政商交往行為准則。優化營商環境要從改變現狀入手,對落後的、阻礙發展的觀念做法做到真棄、真改。針對有的職能部門禁止與企業家接觸,職能部門的領導公開表態不參與企業家私人聚會的現象,建議有的放矢重點圍繞新型『親』『清』政商關系展開討論,進一步解放思想,消除路徑依賴。構建起新型『親』『清』政商關系,政府要優服務、重擔當,理直氣壯親商安商。給政商交往提供一張『明白紙』,明確政府和企業哪些應該為,哪些不能為,哪些必須為。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化、常態化的政企溝通機制,實現政府與企業的良性互動,讓政商關系在『清』的前提下『親』起來,理直氣壯地支持企業發展。

  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政策要落細落地。針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建議由國家財政和金融機構捐資,根據不同類型的中小企業設立全國性的專項擔保基金,分別為不同類型的中小企業貸款提供信用保證的理論。建立黑龍江省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並視資金池運作情況逐步擴大規模,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向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和技術改造項目貸款等。對貸款後出現的壞賬,由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金對貸款本金損失給予一定比例補償。

  建立營商環境督查督辦機制。針對政策執行中『上下兩層皮』的現象,基層遇到『絕緣層』太厚的問題,建議成立由市、地主要領導牽頭的督查組,定期專項督查營商環境政策落實情況,保障政策的實施效果。

  (作者系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法學教研部主任、教授)

首頁  上一頁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楊禹

【專題】解放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