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往事:『紅色通道』尋訪記|綏芬河『大白樓』的紅色往事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成功,通過中東鐵路的傳播,讓松花江畔的哈爾濱感受到了共產主義的氣息。無數中國革命的先行者們,經由這裡前往十月革命聖地,由此形成了一條從中國東北通往蘇聯和共產國際的『紅色通道』。這條紅色之路拓寬了馬列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的渠道,密切了共產國際與中共的聯系,推動了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發展,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北方往事:『紅色通道』尋訪記|鄧潔民:傳播紅色思想的教育先驅
在哈爾濱市道外區正陽大街和十九道街交口處有一棟灰色二層小樓,這裡是著名教育家、哈爾濱東華學校創辦者鄧潔民的故居。
北方往事:『紅色通道』尋訪記|綏芬河秘密交通站往事
位於綏芬河市梨樹街2號的綏芬河市秘密交通線紀念館,是一座通體雪白的大樓,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大白樓』。歷經百年風霜的『大白樓』,見證了綏芬河成為國際『紅色通道』的歷史。
北方往事:『紅色通道』尋訪記|俞秀松:捨生忘死 『紅色之路』的探路者
中東鐵路與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和中國革命的進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有『紅色之路』之稱。俞秀松,原名壽松,字柏青,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活動家,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成員,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創始人。
北方往事:『紅色通道』尋訪記|紅色交通線的重要節點——綏芬河
進入綏芬河,街上商鋪牌匾標識上的俄文逐漸多了起來,時刻提醒著這裡是一座中俄邊境城市。如今,這裡高樓林立、道路寬廣,充滿異域風情。讓大家不自覺地想起百年前的中東鐵路和『紅色交通線』。
北方往事:『紅色通道』尋訪記|趙毅敏:綏芬河開設估衣鋪
在黑龍江省綏芬河市烏蘇裡大街和天長路交口處,有個『小裁縫街角公園』,是為了紀念趙毅敏而修建的。趙毅敏1928年底從蘇聯回國時,在綏芬河做了一段時期的地下交通工作,當時掩護身份的職業就是裁縫。
北方往事:『紅色通道』尋訪記|紅專街20號的秘密
哈爾濱市紅專街20號,現為哈爾濱畫院所在地,也是革命遺址——中共六大代表秘密接待站。1928年,秘密接待站先後接待和護送周恩來、瞿秋白、李立三等40多名代表安全赴蘇俄出席中共六大。
北方往事:『紅色通道』尋訪記|張太雷:活躍在哈爾濱的共產主義者
哈爾濱市道外區正陽大街和十九道街交口處有一棟灰色二層小樓,這裡曾是李大釗同學鄧潔民的家。100年前,經李大釗介紹,張太雷來到哈爾濱聯系上時任東華學校校長的鄧潔民。作為第一個被派往共產國際工作的中國共產黨的使者,張太雷通過鄧潔民這層關系,多次往返中俄之間,在協調共產國際與中國共產黨建黨工作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北方往事:『紅色通道』尋訪記|瞿秋白:在哈爾濱聞到共產黨的空氣
哈爾濱是一座具有優良革命傳統的城市,是中國最早接受和傳播馬列主義的前沿通道。在中國共產黨百年風雨兼程裡,這座城市見證著歷史,也被寫入了歷史,在黨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在哈爾濱留下『紅色足跡』的革命先驅中,瞿秋白的故事廣為人知。
版權所有東北網